-
周雪梅(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二氧化钛负载单原子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反应的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Swelm Wageh1,Ahmed A.Al-Ghamdi1,刘丽君2(Department of Physics,Faculty of Science,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S 型异质结CO2 还原光催化剂[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陈一文1,李铃铃2,徐全龙3,Tina Düren4,范佳杰1,4,马德琨5(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浙江省碳材料重点实验室;Centre for Advanced Separations Engineering,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Bath;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省精细化学品传统工艺替代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反蛋白石结构的g-C3N4 可控合成及其优异的光催化产氢性能[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李嘉碧,吴熙,刘升卫(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表面氟化TiO2 空心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应用[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王苹1,李海涛1,曹艳洁1,余火根1,2(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羧基功能化石墨烯增强TiO2 光催化产氢性能[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余家国1;李鑫2;王伟俊3;张留洋1(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农业部能源植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School of Energ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Xiamen University Malaysia).先进光催化剂设计与制备[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费新刚1,谭海燕2,程蓓1,朱必成1,张留洋1(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理论计算研究二维/二维BP/g-C3N4 异质结的光催化CO2 还原性能[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孟怡辰,况思宇,刘海,范群,马新宾,张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面向CO2电化学转化的铜基催化剂研究进展[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秦祖赠1,吴靖1,李斌1,苏通明1,纪红兵1,2(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光催化CO2还原的超薄层状催化剂[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高敦峰1,魏鹏飞1,2,李合肥1,2,林龙1,2,汪国雄1,包信和1(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用于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的电解器研究进展[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吴进,刘京,夏雾,任颖异,王锋(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能量转化与存储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基于CdS和CdSe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可见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进展[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王欢1,2,吴云雁1,2,赵燕飞1,2,刘志敏1,2,3(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胶体与界面与热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卓越教育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市怀柔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物理科学实验室).离子液体介导CO2化学转化研究进展[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楚森林1,李欣1,Alex W.Robertson2,孙振宇1(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牛津大学材料系).CeO2担载Cu纳米粒子电催化CO2还原产乙烯:CeO2不同暴露晶面对催化性能的影响[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崔新江,石峰(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单原子催化剂的二氧化碳选择性转化[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华凯敏1,2,刘晓放1,魏百银1,3,张书南1,2,王慧1,孙予罕1,3,4(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科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低碳技术创新功能型平台).过渡金属催化CO2/H2参与的羰基化研究进展[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苑琦,杨昊,谢淼,程涛(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的理论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张继宏,钟地长,鲁统部(天津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低碳技术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钴(II)基分子配合物用于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王艳秋,钟子欣,刘唐康,刘国亮,洪昕林(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Cu@UiO-66衍生的Cu+-ZrO2界面位点用于高效催化CO2加氢制甲醇[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李聪明1,陈阔1,王晓月1,薛楠2,杨恒权2(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与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探究Cu/ZnO相互作用对CO2加氢制甲醇反应性能的影响[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张雪华1,2,曹彦伟2,陈琼遥2,沈超仁2,何林2,3(盐城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性氧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均相催化CO2/H2还原羰基化合成高值化学品研究进展[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韩布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直接和间接Z-型异质结耦合的高效CO2光催化还原系统[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李微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Mn、Na双助剂协同调控铁基催化剂高效转化CO2制备烯烃[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徐冰君(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PdFe金属间化合物表面可逆氧化还原过程对CO2甲烷化反应的促进和稳定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Frits Mathias Dautzenberg1,路勇2,徐彬3(Serenix Corporation;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易高卓新节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通过脱碳控制全球平均温度[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韩布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针对CO2加氢制甲醇的钴-氧化硅界面催化剂[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刘志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针对CO2电催化合成多碳醇的双位点催化剂[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刘志敏1,孙振宇2(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胶体与界面与热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卓越教育中心;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学院北京化工大学).二氧化碳还原转化[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张继宏,钟地长,鲁统部(天津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低碳技术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钴(Ⅱ)基分子配合物用于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J].物理化学学报,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