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颖1,解朝娣1,徐彦1,相传芳2,刘本玉1(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昭通市防震减灾局渔洞地震监测站).青藏高原西部及邻区构造应力场反演和断层滑动趋势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7期
  • 李璐,瞿伟,张勤,李久元,王宇豪,刘祥斌(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优化循环神经网络在滑坡位移预测中的应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吴晗1,2,黄玲1,2,刘立龙1,2,黄良珂1,2,章红平3(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基于SSA-LSTM的短期电离层TEC组合预报模型[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申龙杰1,2,3,4,章传银2,徐鹏飞2,杨康2(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基于移去-恢复法的区域大气负荷影响精化 ——以滇西地区为例[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王智韬1,2,宋淑丽1,焦国强1,2,黄超1,2(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利用等面积格网模型的GNSS PDOP高效评估方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李毓照1,2,3,杨维芳1,2,3,闫浩文1,2,3,王世杰1,2,3,杨国林1,2,3,苏小宁1,2,3(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兰州市安宁西路88号;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BDS-3多频信号最优线性组合及特性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刘艳慧,朱良玉,季灵运,徐晶,张文婷,徐晓雪(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基于2014年康定6.3级地震震后形变分析区域介质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王标极1,黄国勇1,2(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民航与航空学院).区域CORS网观测数据实时对流层延迟建模[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周琳,李长军,李君,庄文泉(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祁连山中东段地区断层构造和构造变形特征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李晓斌(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管理与物流学院).基于极限位移准则和变形预测的滑坡变形潜势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阮明明,王帅军,田晓峰,程国亮,周铭,郑成龙(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利用HVSR法探测渭河盆地浅部构造[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庞聪1,2,3,廖成旺1,2,3,江勇1,2,3,程诚4,吴涛1,2,3,舒鹏5,丁炜1,2,3(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震局;运城学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与熵特征的地震事件性质辨识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陈善勇1,杨江1,2,3(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重大工程地震监测与预警处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DZW重力仪非线性零漂的贝叶斯估计方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余腾1,朱益民2,张鹏3,王鑫4,史坤朋5,徐朝霞1(宿迁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多源遥感揭示的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及邻区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王贤能1,王运生2,李志波1,王小湖1,毕杨杨2,向超2(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后海填海区北西向隐伏断层的综合探测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马武刚(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震局).河北VP型宽频带垂直摆倾斜仪映震效能及时频特征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朱恩慧1,郭海荣1,李金龙1,肖浩威2,段然1(北京卫星导航中心;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BDS-3 PPP-B2b服务的实时PPP性能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张永庆,赵树贤,邱泽华,唐磊(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分量式钻孔应变观测的最佳方案[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张红忠1,2,黄静1,2,崔龙1,2,阿布都沙拉木·托尔逊3,马立平3(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水利工程安全与水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基于SBAS-InSAR技术的新疆WLL水库沉降监测与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杨彦明1,刘兴盛2,任静3,戴勇1,张云1,赵文舟4(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青海省应急管理厅信息中心;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上海市地震局).基于H-C方法的地震断层面快速识别方法研究 ——以2021-05-22青海玛多MS7.4地震为例[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Xuan Songbai,Shen Chongyang.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Qiangtang and Songpan-Ganzi terranes (eastern Tibet) from the 2-D normalized full gradient of gravity anomaly[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Mase Lindung Zalbuin.Local seismic hazard map based on the response spectra of stiff and very dense soils in Bengkulu city, Indonesia[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Li Meng,Yan Li,Jiang Zhongshan,Xiao Genru.Insights into spatio-temporal slow slip events offshore the Boso Peninsula in central Japan during 2011-2019 using GPS data[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Wang Leyang,Miao Wei,Feiwu.A new polar motion predic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olar motion series[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Maltseva Olga,Kharakhashyan Artem,Nikitenko Tatyana.Testing of new ionospheric models along the meridian 110° E over the Northern Hemisphere[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Nasirbekovich Abdullabekov Kakharbay,Rustamovich Yusupov Valijon.Models (form) of long-, medium-and short-term earthquake precursors[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Chrisben Sam S,Gurugnanam B.Coastal transgression and regression from 1980 to 2020 and shoreline forecasting for 2030 and 2040, using DSAS along the southern coastal tip of Peninsular India[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Han Peng,Jin Shuanggen,Liu Jiandong,Li Yawen.Thermospheric density responses to Martian dust storm in autumn based on MAVEN data[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 Abdurazakovich Umurzakov Rakhimjan,Asatovich Rabbimkulov Samariddin.Possibilities of mapping neotectonic elements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pace images:A study of Fergana Depression[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