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潘艳花1,朱惠霞2,朱建强3,秦嘉海4(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酒泉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河西学院农业与生态工程学院).温室番茄有机组合肥筛选及其肥效、土壤环境和果实品质效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盖浩琪,石培君,李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水补给来源影响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姜生秀,赵鹏(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西走廊东段不同生境对沙米形态结构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史增录1,2,张学军1,2,程金鹏1,2,周鑫城1,2,张朝书3(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新疆智能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阿拉尔市天典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垂直双排链式残膜回收机输膜卸膜装置设计与试验[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王春1,2,张通港1,2,罗敏1,2,闫思慧1,2,程煜1,2,张体彬1,3,4,冯浩1,3,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不同盐渍化土壤N2O排放对生物炭添加和土壤水分的响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闫思慧1,汪楠楠1,孟玉婷1,陈欣1,屈加玥1,陈晓阳1,张体彬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不同钠钾比微咸水对土壤入渗性能和水盐分布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张杰琳1,康鸳鸯2,陈义勋1,张站1,连晶晶1,孙欣琪1,齐雁冰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院).近20年关中西部耕地秋季撂荒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张露荷1,2,赵通2,黄华梨2,王博1,张德2,王芳2,王多锋2,李毅1(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赞皇大枣’和‘冬枣’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高亚宁1,2,轩正英1,2,张凯浩1,2,李玉1,常娇1,阿依买木·沙吾提1,2,马国财3(塔里木大学园艺与林学学院;塔里木大学南疆特色果树高效优质栽培与深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塔里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类型芜菁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马小茗1,李瑞平1,李鑫磊1,潘红梅2,王向东3,李玉敏3(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解放闸分中心沙壕渠试验站).河套灌区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对增强型植被指数的联合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徐守振,马麒,宁新柱,李吉莲,陈红,王方永,韩焕勇,林海(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北内陆区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新疆兵团棉花改良与高产栽培重点实验室).不同覆双膜和揭膜方式对南疆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吴越,丁鹏钧,陈君如,王睿蕾,张恺文,刘梦真,韩兆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SUS基因家族的系统进化及其在玉米中的干旱诱导表达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田海燕1,冯秀英2,徐明霞1,董小云1,郑国强1,李辉1,王莹1,魏家萍1,武泽峰1,崔俊美1,谭雪莲3,刘自刚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武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微管调节试剂对白菜型冬油菜萌动种子内源激素及抗寒基因表达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马小茗,李瑞平,李鑫磊,潘红梅,王向东,李玉敏(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解放闸分中心沙壕渠试验站;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解放闸分中心).干旱地区农业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王兴荣1,张彦军1,陈光荣2,李玥1,李永生1,祁旭升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干旱胁迫对大豆光合、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刘帅,徐宇凡,贾靖,孟繁港,朱紫鑫,张玉璐,赵长星(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旱作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施氮量及追氮时期对滴灌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陈洁,南丽丽,汪堃,夏静,马彪,姚宇恒,何海鹏(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低磷胁迫对红豆草根系构型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许允硕,高昱,陈双,李武波,李亚君,石岩(青岛农业大学旱作技术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复合保水剂对盐碱地冬小麦旗叶光合、衰老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吴林甲1,2,祁琛1,闫秋艳3,2,闫双堆1,董飞3,张敏敏1(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山西省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耕作方式对旱地麦田土壤团聚体及其碳氮组分分布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祁伟亮1,2,任迎虹3,杨财容3,乔岩1,2,曾睿3,黄仁维3,乔义林1,2(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陇东旱地作物种质改良及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成都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特色园艺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干旱胁迫下桑树活性氧信号传导及转录组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张丽华,徐晨,闫伟平,孙宁,谭国波,于江,赵洪祥,李斐,孟祥盟,边少锋(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半干旱区地表覆盖方式对土壤水温效应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于馥榕1,2,李毅丹2,程云清1,杨向东2,任伟2(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油莎豆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鉴定与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唐江华,苏丽丽,徐文修,孟令贻,王晨,田文强,张俊尧,王家勇(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教育部棉花工程研究中心).氮肥减施对棉花产量、干物质生产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刘素1,冯海萍2,程彦弟1,陈倬1,康建宏1,吴宏亮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娃娃菜不同轮作模式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赵娜1,赵旭2,李少宁1,2,徐晓天1,孙芷郁2,鲁绍伟1,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干旱复水下北京地区刺槐与油松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朱滕滕,何学莲,勉小娟,马献,郑蕊,岳思君,苏建宇(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硒砂瓜根际促生菌筛选鉴定及其促生效应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张婷婷1,2,范子晗1,2,常乐乐1,2,李哲1,2,卢明3,张岁岐1,2(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农业科技推广总站).西北地区小麦生产环境风险时空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陆燕花1,闫丽娟2,李广1,马维伟1,梁赟亮1(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北方农牧交错带定西市生态安全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