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斌志,赵茜(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新世纪我国儿童社会工作研究回顾与前瞻[J].少年儿童研究,2021,第2期
  • 魏海丽(安徽艺术学院).童话的陌生化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J].少年儿童研究,2021,第2期
  • 金超然(首都师范大学北京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院研究部).理解场域 求同存异:社会工作与专门教育的理念冲突与融合——以北京市A校为例[J].少年儿童研究,2021,第2期
  • 贾萌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的委屈——关于教师不公正行为的教育叙事研究[J].少年儿童研究,2021,第2期
  • 单志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家校社合作育人协同机制初探[J].少年儿童研究,2021,第2期
  • 孙斐(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整合性视角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完善——基于对上海J项目的考察[J].少年儿童研究,2021,第2期
  • 王志伟1,刘庆帅2(《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新时代“护苗员”:我国农村儿童主任的身份建构与认同——基于湖南省S县的调查[J].少年儿童研究,2021,第2期
  • 黄梦茜(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农村重组家庭儿童社会融入障碍与破解路径——以皖北某村重组家庭儿童为例[J].少年儿童研究,2021,第2期
  • 韩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社会生态系统化学校社会工作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四川省广元市X学校为例[J].少年儿童研究,2021,第2期
  • 苑宁宁(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引领中国特色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全面解读[J].少年儿童研究,2021,第1期
  • 张鸿巍1,于天姿2(暨南大学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暨南大学法学院).试论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为视角[J].少年儿童研究,2021,第1期
  • 温慧卿(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工作学院).未成年人国家亲权的内涵、原则与制度构建[J].少年儿童研究,2021,第1期
  • 汪润(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保护未成年人免于性侵不必提高性同意年龄[J].少年儿童研究,2021,第1期
  • 张婕1,张文静2(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山东省妇女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影子教育的阶层差异分析——基于CEPS 2013—2014数据的实证研究[J].少年儿童研究,2021,第1期
  • 张瑞雯,陈恩伦(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家长教育惩戒的现代化审视[J].少年儿童研究,2021,第1期
  • 郑文尔1,班建武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积极的社会行动者——儿童成长想象研究[J].少年儿童研究,2021,第1期
  • 陈元元1,马金祥2(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少先队政治教育的主题和路径[J].少年儿童研究,2021,第1期
  • 仇盼盼(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青少年家庭文化资本获得及其有限性的个案研究[J].少年儿童研究,2021,第10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