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臧玉萍,郅明铭,刘莹(长春工业大学).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张亮亮,袁建林(湖南大学).大学课程考核对学生学习时间投入的影响研究 ——基于H大学本科生课程考核现状调查数据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周乐乐,程岭,程琳(江苏师范大学).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乡村教师“留不住”问题解决策略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耿中华(徐州工程学院).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教育价值与实践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蔡忠兵(广州大学).高校学生专业选择需求管理的现实问题与完善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王娴娴(复旦大学).重点院校建设政策背景下中国高校教师流动的演变逻辑[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孙雪源(长春师范大学).后疫情时代教学型高校在线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赵文学(华东师范大学).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重塑[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付英华(中国矿业大学).提升“可行能力”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王淑琴1,王俊丽2(长春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的困境与思考 ——基于Z市所有县(市)区及21所特殊教育学校(机构)的调查[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左崇良(衡阳师范学院).教育惩戒权的法理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肖文红(中国政法大学).学科交叉基础上建设一流学科的现实审视与未来进路[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梁军,侯迪波(浙江大学).适应新工科要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和量化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1期
  • 魏崇辉,徐梦萍(上海交通大学).思政课教学中新自由主义的理性辨析与科学引导[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1期
  • 徐德斌,刘颖(长春中医药大学).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何以”三问[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1期
  • 叶晓力(安徽大学).分流淘汰抑或督促支持:博士生中期考核制度研究 ——基于一所研究型大学总体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1期
  • 汤秋丽(山西师范大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政策的演变与展望 ——渐进主义模型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1期
  • 伊娟,张鹏飞(山东师范大学).新时代县域内义务教育的重组 ——基于山东省M县学区化办学的经验与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1期
  • 刘书文,张豪爽(上海师范大学).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发展的理路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1期
  • 王吉康1,刘佳2,常建锁3(山东师范大学教;高青县第五中学;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情感表演原则: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1期
  • 许慧逸,徐洁(杭州师范大学).校园交往场域德育意蕴的现代失落及理性回归[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1期
  • 王燕敏(浙江师范大学).大学行政化对高校教师学术信念的影响与治理[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1期
  • 杜燕锋(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政策逻辑梳理[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1期
  • 于冬梅(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目标·方法·理答·结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转型[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1期
  • 施悦琪(北京师范大学).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危机及化解之道[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1期
  • 张霞(上饶师范学院).论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养成的困境及超越[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