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伍灵晶,仝德,李贵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地方政府驱动下的城市建成空间特征差异——以广州、东莞为例[J].地理研究,2017,第6期
  • 郎朗1,林森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绵阳市人民政府).结构化理论在“地方”研究中的应用——以北京三里屯的演变为例[J].地理研究,2017,第6期
  • 丁玲玲1,2,郑景云2(湖北文理学院汉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过去300年华南地区冷冬指数序列的重建与特征[J].地理研究,2017,第6期
  • 刘华先,杨芬.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简介[J].地理研究,2017,第6期
  • 王文刚,周美玲.第九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在石家庄顺利召开[J].地理研究,2017,第6期
  • 钟炜菁1,王德2,谢栋灿2,晏龙旭2(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市人口分布与空间活动的动态特征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J].地理研究,2017,第5期
  • 郭源园,李莉(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西部内陆省区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以重庆为例[J].地理研究,2017,第5期
  • 王丰龙1,2,张传勇1,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行政区划调整对大城市房价的影响研究[J].地理研究,2017,第5期
  • 保继刚1,2,张捷3,徐红罡1,2,章锦河3,陈田4,张国友5,陆林6,黄震方7,翁时秀2,8,孙九霞1,2,罗秋菊1,2,钟林生4,马晓龙9,张宏磊3,白凯10,李山11,韩国圣12,张朝枝1,2(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在他乡与故乡之间[J].地理研究,2017,第5期
  • 杜晓娟1,甄峰2,3,CAO Jason4(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研究中心;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效应——基于四种商品的对比研究[J].地理研究,2017,第5期
  • 张生瑞1,2,3,钟林生1,2,周睿1,2,3,王英杰1,2,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区生态旅游监测研究[J].地理研究,2017,第5期
  • 胡实,莫兴国,林忠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冬小麦种植区域的可能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农业水资源盈亏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7,第5期
  • 安雪丽1,2,3,武建军1,2,3,周洪奎1,2,3,李小涵1,2,3,刘雷震1,2,3,杨建华1,2,3(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壤相对湿度在东北地区农业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分析[J].地理研究,2017,第5期
  • 臧正1,邹欣庆1,2,宋翘楚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空间权重对分析地理要素时空关联格局的影响——基于中国大陆省域水资源消耗强度的实证[J].地理研究,2017,第5期
  • 颜丙金1,2,3,张捷1,3,李莉1,3,卢韶婧1,3,郭永锐4,万基财5,朱建华6,肖潇7,唐弘久8,孙上茜1,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南京大学旅游研究所;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佛蒙特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元朝及以前书法景观文化遗产时空特征——基于《寰宇访碑录》及其补作数据库[J].地理研究,2017,第5期
  • 翁时秀1,2,保继刚1,2(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中国旅游地理学学术实践的代际差异与学科转型[J].地理研究,2017,第5期
  • 高浩,张甲珅,郑伟,刘诚(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基于不同分辨率卫星数据的林火排放对比研究[J].地理研究,2017,第5期
  • 胡杨1,李郇1,2(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多维邻近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案例分析[J].地理研究,2017,第4期
  • 赵梓渝1,魏冶2,王士君2,庞瑞秋2(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有向加权城市网络的转变中心性与控制力测度——以中国春运人口流动网络为例[J].地理研究,2017,第4期
  • 徐小任1,2,徐勇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黄土高原地区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变化分析[J].地理研究,2017,第4期
  • 张慧1,2,王洋3(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广东药科大学医药经济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中国耕地压力的空间分异及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基于342个地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J].地理研究,2017,第4期
  • 张静静,郑辉,朱连奇,崔耀平,张晓东,叶露培(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豫西山地植被NDVI及其气候响应的多维变化[J].地理研究,2017,第4期
  • 戚伟1,刘盛和1,金浩然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核算方法与分布格局[J].地理研究,2017,第4期
  • 冯长春,李天娇,曹广忠,沈昊婧(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家庭式迁移的流动人口住房状况[J].地理研究,2017,第4期
  • 吴迪,王诺,吴暖,林婉妮(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主航道中断背景下集装箱海运网络的脆弱性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7,第4期
  • 刘玉1,冯健2(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实现程度及变化趋势——以北京为例[J].地理研究,2017,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