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世梅1,2,潘宇晨1,2,王力1,2,崔宪东1,2,刘婷1,2,陈玙珊1,2(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库区大坪滑坡变形对前缘塌岸的响应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廖立业1,曾庆利2,袁广祥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怀柔7·16暴雨泥石流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雷鸣宇1,2,崔一飞3,倪钧钧4,李尧1,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浅层滑坡型火后泥石流起动机理研究进展与案例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潘永亮,简文星,杨光辉,张海艳,张树坡,李林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压力作用下三峡库区侏罗系软岩损伤演化特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苑伟娜,范文,邓龙胜,李维婉,周彦妍(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土颗粒结构特征及其对剪切行为的影响[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赵甫,丁栋(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断裂构造对滑坡的水力补给类型及作用机理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李安润,邓辉,王小雪,罗杰,张君(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饱水-失水循环条件下红层泥岩蠕变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叶润青1,2,李士垚3,郭飞2,4,付小林1,2,牛瑞卿3(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防灾减灾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基于RS和GIS的三峡库区滑坡易发程度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赵思奕1,2,石振明1,2,鲍燕妮3,周海容3,彭铭1,2(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考虑吸湿膨胀及软化的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易连兴,李瑜(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岩溶及水动力对鸡尾山滑坡影响作用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王冉1,2,3,王学良1,2,3,袁鸿鹄4,孙娟娟1,2,3,刘海洋1,2,3,张如满4(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的滑坡视摩擦系数影响因素及特征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仉文岗1,2,3,孟凡胜1,卢志堂4,何昌杰5,李建新6,文海家1,2,3(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库区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含缺陷空间变异性岩体裂纹扩展的近场动力学模拟[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赵冬,朱冬春,车晶,夏旺民(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藏樟木镇至友谊桥段公路灾后恢复对策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邓小龙,孙光吉,俞永华,何乃武(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滇东北深埋特长公路隧道工程区地应力场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金佳旭1,郑旭1,付彦吉1,陈天宇2,杨冬鹏3,仲红军4(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东北大学深部金属矿山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不同酸液作用下牛蹄塘组页岩孔隙结构演化特征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罗路广,裴向军,黄润秋,裴钻,朱凌(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GIS支持下CF与Logistic回归模型耦合的九寨沟景区滑坡易发性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兰恒星1,2,张宁1,李郎平2,田乃满2,仉义星2,刘世杰1,林感1,田朝阳1,伍宇明2,姚佳明2,彭建兵1,周成虎2(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川藏铁路可研阶段重大工程地质风险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吴青柏1,张中琼1,刘戈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青藏高原气候转暖与冻土工程的关系[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杨招1,黄强兵1,2,肖双全3,苟玉轩1,王友林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系;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政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裂缝场地地铁隧道施工CRD工法优化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文洪1,2,王栋3,王生仁3,杜世回3,向世谊1,凌斯祥1,巫锡勇1(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宜宾学院智能制造学部;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藏东南帕隆藏布流域雪崩关键影响因素与易发性区划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高泽民1,丁明涛1,杨国辉1,黄涛1,张晓宇2,周云涛1,席传杰1(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川藏铁路孜热—波密段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伍纯昊1,2,崔鹏1,2,3,李渝生4,易树健1,2(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断裂带地壳岩体构造损伤特征与模式讨论[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张玉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色季拉山交通廊道现今地应力场特征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黄勇1,2,孟祥连1,2,胡卸文3,张利国4,王哲威5,杜世回1,2,张文忠1,2,陈兴强1,2,罗锋1,2(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铁道及地下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系;川藏铁路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雅安至林芝交通廊道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与对策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谢晋勇1,2,陈占清1,2,吴疆宇2(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循环高温-快速冷却处理后的花岗岩力学特性及声发射响应特征[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孙琪皓1,2,3,马凤山1,2,刘港1,2,3,郭捷1,2,段学良1,2,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G109国道拉萨—羊八井段喀努纳危岩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赵晓彦1,肖典1,罗改2,罗天成1,吴兵3(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系;四川省地质调查院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强降雨条件下碎裂岩质边坡锚墩式主动网加固机理模型试验[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谢静峰,谭飞,焦玉勇,邹俊鹏,毛仲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基于因子分析的GA-ELM模型岩溶地面塌陷预测[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李金洋,臧明东,徐能雄,秦严,陈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基于概率积分法的采空区残余变形对桑掌隧道的影响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