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德斌1,2,韩庆洋1,2,付晶1,2,孙瑞1,2(新疆地矿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新疆华光地质勘察有限公司).排导困难区域的泥石流灾害防治模式研究 ——以新疆布尔津科克逊泥石流为例[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廖昕1,黄凯阳1,2,李梦恒1,宋殿君3,巫锡勇1,文洪1,4,凌斯祥1(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中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尤路都斯盆地风吹雪成因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杨慧1,范怀伟1,王文峰1,2,张云惠3,鞠玮1,秦勇1(中国矿业大学;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空地一体化的地质碳封存泄露风险监测方法[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董贵明1,隋旺华1,李雨洲1,姚佳音1,郭和伟1,傅文杰2(中国矿业大学;清华大学).近松散层采掘抗渗透破坏评价方法Ⅱ:水力坡度解析法[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开迪尔丁·吾拉木1,张紫昭1,2,张艳阳1,2,朱建华3,陈伟楠3(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深部岩体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研究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降雨型滑坡临界降雨阈值计算模型研究 ——以新疆新源县喀拉海依苏滑坡隐患体为例[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赖润森1,张紫昭1,2,陈德斌3,刘新宇1,于喜坤1,刘涛3(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深部岩体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研究基地;新疆地矿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新疆阿勒泰骆驼峰崩塌发育特征及破坏机理[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张全1,张艳阳1,张紫昭1,2,朱建华3,陈伟楠3(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深部岩体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研究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冻融循环作用下伊犁黄土性质劣化特征及其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王娅美1,张紫昭1,2,张艳阳1,2,张全1,黄媚3,努尔加玛力·伊斯马依力3,吾木提汗·哈力汗3(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深部岩体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研究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基于多种组合模型的新疆巩留县滑坡危险性评价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舒晓燕1,巫锡勇1,文洪1,2,凌斯祥1,宋殿君3(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天山伊阿铁路区域雪崩易发性与潜在释放区识别对比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张磊1,陈德斌2,史光明1,张紫昭1,3,付晶2(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新疆华光地质勘察有限公司;深部岩体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研究基地).伊犁种蜂场降雨型滑坡成因及防治效能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刘新宇1,张艳阳1,张紫昭1,史光明1,王双成2,赖润森1,陈德斌2(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新疆温宿县卡坡土质崩塌群形成机理与失稳模式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4期
-
刘冬桥1,郭允朋1,2,李杰宇1,2,凌凯1,2,葛嘉诚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单轴压缩下脆性岩石损伤破坏能量演化规律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曾俊1,马春驰1,范俊奇2,石晓燕2,马志国3(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基于微震监测的钻爆法施工隧道围岩稳定性综合判断方法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杨超1,杨莹辉2,王继燕1,许强2,陈强3,陶鑫鑫2,胡植庆4(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测绘工程系;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测绘遥感信息系;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利用InSAR升降轨形变数据反演滑坡深度——以桃坪乡古滑坡为例[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许强,董秀军,朱星,邓博,戴可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基于实景三维的天-空-地-内滑坡协同观测[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林棋文1,2,3,程谦恭1,2,李坤1,王玉峰1,刘世涛1(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系;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宜宾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高速远程滑坡碎屑化运动机理研究综述[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李金轩1,2,郭松峰1,3,4,祁生文1,3,4,张亚国2,郑博文1,3,4,唐凤娇1,3,4,马行东5,张世殊5(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青藏高原东缘应力场及地下工程灾害风险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赵其华1,彭毅1,彭社琴1,韩刚2(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六地质队).叶巴滩水电站坝址区挤压破裂带发育分布特征[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张晗1,2,张晓平1,2,张旗1,2,吴顺川3(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含双裂隙试样裂纹贯通细观机理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龚耕1,李毅1,2,唐栋1,喻浩1,蒋中明1(长沙理工大学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THM耦合条件下CO2 地质封存注入方案优化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周翠英1,2,刘镇1,2,薛翊国3,李彦荣4,范宣梅5,陈卫忠6,孙萍7(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山大学广东省重大基础设施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关于红层灾变基础研究的若干思考[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王惠卿1,2,谭成轩3,4,丰成君3,4,张鹏3,4,戚帮申3,4,肖锐铧1,2,刘艳辉1,2,陈春利1,2,方志伟1,2,苏永超1,梁宏坤1,2,王继明5(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云南哀牢山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青藏高原及邻区地应力对深埋隧道岩爆倾向性影响机制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鲁晓1,2,3,祁生文1,2,3,郑博文1,2,3,郭忻怡1,2,3,李永超1,2,3,郭松峰1,2,3,邹宇1,2,3,唐凤娇1,2,3,姚翔龙4,宋帅华1,2,3,马丽娜1,张琳鑫2,刘方翠1,2,3,罗光明1,2,3,梁宁1,2,3,台大平1,2,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川藏交通廊道崩滑灾害分布及其危险性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罗波1,朱宝龙1,刘俊新1,陈强2(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黑色页岩三轴加载过程中层理效应对力学特征和能量耗散的影响[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宋斯宇1,徐东升1,李映艳1,余娟1,胡彦智2,郑博2,李晓2,李守定2(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地质力学特性与水力压裂数值模拟[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杨栋,王全成,姜昭群(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基于屈服装置-碟簧系统的双向调节预应力锚索[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李晴文1,裴华富1,宋怀博1,朱鸿鹄2(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熵权法优化组合的PSO-SVR-NGM边坡位移预测[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何双1,崔圣华1,裴向军1,朱凌1,蒙明辉2,冯晓明3,江耀4,张帆宇3(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基于多源数据的茂县石大关倾倒体形态结构探测与成因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程伟1,孙梦雅1,徐洪兵2,施斌1,郭君仪1,刘洁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AHFO-FBG的黄土含水率不同率定方法对比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