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美丹1,曹广祝1,2,王仁敏1,强毅1,路艳峰1,覃荣高1,2(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自然资源部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洱海西侧氮肥下渗对地下水氮素迁移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1期
-
吴海涛,肖海平,王铭玮,霍迎奥,倪永中,韩振兴(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协同处理药渣过程飞灰重金属分布及浸出特性[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1期
-
曹阳,王琴,景宽,富佳明,郭羽,刘保献,安欣欣(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城区和路边秋冬季PM2.5中碳质组分特征及来源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1期
-
蒋佰果1,李惠平2,3,周佰勤4,庞维海2,3(潍坊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铁/炭凝胶颗粒高效吸磷以及位点能量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1期
-
岳思阳1,2,易文宇3,曹礼三3,白帆3,王宗平3,谢鹏超3(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过渡金属/亚硫酸盐体系去除水中TBBPA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1期
-
《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关于不法分子冒用《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名义征稿欺诈的郑重声明[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1期
-
娄亚敏1,王树莲2,裴晨浩2,董婷婷2,李仪3,马双龙2(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掺氮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双酚A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田亮1,黄锐1,杜冬云1,2,吴晨捷1,2(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催化转化与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低C/N比CANON工艺脱氮机制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李海燕1,2,曹汉鹏1,2,刘建伟1,2,张紫阳1,2,谭朝洪1,2(北京建筑大学北京节能减排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构建与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冲厕污水多反应区MBR工艺膜污染控制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王笠成1,邵波霖2,彭彤茵2,王思睿2,郄慧霞2,程馨2(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基于PSCF与CWT模型对乌鲁木齐市地表臭氧源区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高冉冉1,刘立忠1,刘焕武2,朱轲欣1,王浩飞1,叶子辉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西安市环境监测站).西安南郊地区冬季PM2.5质谱特征和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肖钟湧1,2,3,4,林晓凤1,2,3,高翔1,2,3,陈颖锋1,2,3,王翠平1,2,3,4,施益强1,2,3,4,陈坰烽1,2,3,4,刘珊红1,2,3,4,谢静晗1,2,3(集美大学港口与海岸工程学院;厦门市绿色与智慧海岸工程重点实验室;集美大学地理国情监测研究中心;集美大学海岸带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2010-2019年中国CH4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张晓东1,卢志宏2,王婷1,杨传东1,吴震洋1(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万山汞矿区泽陆蛙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健康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杨四坤1,吕兴菊1,高登成1,张葵东1,吴俊燕2,张晓可3,崔永德2(大理州洱海湖泊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的洱海健康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张姗姗1,2,陈婷1,张磊1,董雅文3(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江苏滩涂海岸带生态承载力空间异质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徐建辉1,2,3,4,马文浩1,2,3,4,胡枫1,2,3,4,李媛媛1,2,3,4,杨梦蝶1,2,3,4,朱冰怡1,2,3,4(滁州学院实景地理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地理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实验室;安徽地理信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安徽省碳排放遥感估算及其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彭颖1,2,朱章林2,谭星宇2,刘险2,向罗京2,吴峰1(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湖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预警研究:基于压力-支撑力-调节力视角[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胡茂盛1,2,聂小奇1,2,张杏锋1,2,高波3,4,虞乾魁1,2,陈虹旭1,2(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植物与生态工程学院).活化剂与植物联合修复Pb、Zn和Cd污染土壤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江润海,姜冉冉,朱城强,温绍福,侯秀丽(昆明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环境健康云南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乙酸添加对狗牙根抗氧化酶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尹鹏飞,熊静,贾雨欣,尹继清,张文翔(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杞麓湖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和粒度空间分布及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王兴菊1,于文晴1,赵华青1,赵然杭1,赵莹2,吕静3(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济南市水利工程服务中心).大冶水库夏秋季热分层对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张云慧1,刘虎鹏1,2,杜平1,袁贝1,2,张昊1,陈娟1(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砷污染地块修复案例分析与环境管理意义[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杨江流1,2,乔亚蕊1,2,周学章1,2,高登军3,贾芳4(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重金属介导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接合转移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龚建康,熊汝琴,李声剑,师睿,王邦艳(昭通学院化学化工学院).UiO-66/MoS2材料对Cr(Ⅵ)-亚甲基蓝的高效光催化协同处理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李杉杉,陈小平,李潘之,姜建正,田林宇(烟台大学化学化工学院).Pd/UiO-66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水中氯酚脱氯加氢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费轲1,2,阳昌真1,2,赵梦奇1,2,张亚新1,2,郭皓1,2,廖银念3(新疆大学化工学院;新疆煤炭清洁转化与化工过程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珠海科技学院应用化学与材料学院).SCS法制备Co3O4催化氧化低浓度甲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魏哲1,2,许瑞广1,2,梁朝3,李欢3,王丽涛1,2(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河北省大气污染成因与影响重点实验室;邢台市生态环境局沙河市分局).pH变化对不同粒径气溶胶活度系数的差异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郗秀平1,2,陈永山3,马军2,罗飞1(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城市集水区多环芳烃环境残留过程的城镇化响应[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刘力1,张雅1,李朋1,2,石明明2,苏业旺2,李星谕2,胡元平1,潘龙克1,邢新丽2,3,祁士华2,3(湖北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后官湖沉积物多环芳烃现状及沉积记录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
沈昱1,周申玥1,马君玲1,宫家全2,王连峰1(大连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大连荣鑫再生资源中心).纳米零价铁/生物炭材料吸附Cr(Ⅵ)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