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殊教育》杂志社).通知[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5期
-
莫林桂1,曾玲娟1,陈阳2,黎玉兰1(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眉山市端淑小学).父母教养方式对被欺凌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机制[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4期
-
王素娟1,孙颖1,张亚利2,张雅明3(天津大学教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社会排斥对青少年低头行为的影响:社交焦虑与非适应性认知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4期
-
李阳1,2,李纯1,谭凤娥1,田梦源1,李芊芊1,谷传华1(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分中心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青少年自我和谐对自伤的影响:幸福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4期
-
李超群,徐良苑,李燕芳(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师性别刻板印象对中小学生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教师性别教育行为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4期
-
魏缙,邱昆树(浙江树人大学).我们需要怎样的家庭教育?——基于“传统与现代”双向批判的视角[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4期
-
黄汝倩(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香港教育大学研究生院).《残疾人教育条例》实施过程中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基于美国IDEA法案立法原则及相关条款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4期
-
景时(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融合教育后现代差异观的阐释与批判[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4期
-
李燕,余菊芬(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特教教师健康行为对抑郁倾向的影响:评价性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4期
-
李玉玲,孔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00-2020年超常儿童研究主题及趋势——基于三大国际超常儿童研究期刊文献的计量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4期
-
杨金焕1,郑荔2,顾文涛1,胡涵1,冯晨3,盛■4(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自闭症儿童汉语名词词汇发展特征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4期
-
梁九清1,张萌1,2,刘思雨1,李汶娜1,刘丽新1,薛朝霞3,邹玲4(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北京市朝阳区翠成幼儿园;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潍坊学院特教幼教师范学院).主角大小和主线索颜色对3~6岁自闭症儿童绘本阅读视觉偏好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4期
-
黄雅梅1,马健生2,张宏娜3(北京服装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服装学院学生工作部(处)).童年创伤对自杀风险的影响:神经质人格和抑郁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4期
-
赵彩1,麻超1,2,李晨曦1(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石河子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少先队员组织支持感对组织归属感的影响:组织文化与同伴关系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4期
-
(《中国特殊教育》杂志社).通知[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4期
-
谢正立1,邓猛2,李玉影3,林开仪4,王红霞5(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北京市海淀区特殊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融合教育教师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3期
-
刘永存1,吴贤华1,张和平1,尹霞2(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3期
-
谢超香,柴恋琪,杨茂庆(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韩国移民儿童社会融入:困境及解决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3期
-
陆芳,付淑英(盐城师范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大数据重点建设实验室教育科学学院).师生关系对农村儿童道德敏感性的影响: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3期
-
刘宝超1,刘琳2,李博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送教上门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与适应行为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3期
-
邓柳,雷江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人工智能应用于特殊教育的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3期
-
刘艳虹1,任媛2,胡晓毅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深圳市南山区龙苑学校).孤独症儿童假装游戏技能的干预研究——以玩偶为中介的虚构客体游戏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3期
-
徐慧1,2,黄俊1,2,王滔1,2(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高校市级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社会奖赏加工缺陷的神经机制[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3期
-
姚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中心).具身道德的脑机制研究——具身德育的认知神经科学证据[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3期
-
陈留定1,于海波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美国流动儿童教育“综合需求评估”项目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3期
-
周东蕤,柳霖,李腾飞,潘斌,纪林芹(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美国尊重步骤项目对我国欺凌防治实践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3期
-
刘璞1,刘怡婷1,麻敏洁2,王庭照2(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政府履行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职责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3期
-
郭成根1,孙璞1,陈奥娜2(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田径运动学院).智障儿童青少年基本运动技能干预研究系统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