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巩霏1,李华2,孙艺嘉1,柴超1,吴娟1(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省资源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有机质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纵向迁移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7期
  • 曹建新,张露,严樟,徐昊林,冯春华(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试验室).自支撑阴极用于宽pH域原位产H2O2及其耦合UV降解卡马西平[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7期
  • 喻惠玲,严露,王欣,张睿媛,彭渤,谭长银(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施用水溶性有机肥条件下水稻对稻田土壤砷镉的提取效能[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7期
  • 赵远1,樊乾龙2,程鹏1,周文帅1,李露洁1(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超支化聚合物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7期
  • 徐杰1,何萍1,刘存歧2,王德旺1,李代魁1,王军霞2,张亚娟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白洋淀沉水植物群落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7期
  • 贾璇1,2,李雪琪1,2,刘晓佩3,窦润琦1,2,贾晨浩1,2,高霞1,2,李鸣晓3(北京工商大学,国家环境保护食品链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工商大学,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米曲霉协同抗酸化菌剂制备餐厨垃圾氨基酸液态肥[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7期
  • 王宏洋1,孟祥晖1,2,孙宇巍1,张明慧1,王旭3,朱光灿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市密云区生态环境局).PBPK模型在苯并[α]芘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探讨[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7期
  • 刘艳1,宋瑞明1,杨阳2,程鹏飞3,安娅1,李梅1,秦好丽1(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砂页岩母质黄壤镉吸附及表面络合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7期
  • 刘颖1,2,涂晨2,丁贞玉3,张岩坤3,王晓康4,蔡国军5,武猛5,骆永明6(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江苏盖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膜界面探测器在有机污染场地调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7期
  • 宁可1,2,孙晓峰1,2,王均光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中国轻工业日用玻璃绿色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日用硅酸盐工业协会).我国日用玻璃行业碳排放特征及减排措施[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7期
  • 贺斌1,马宇1,高芳1,2,赵晓丽3(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制备高通量、抗污染PDA/PEI纳米颗粒膜用于农村含油生活污水处理[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7期
  • 邓陈宁1,2,3,张泽乾1,2,3,徐睿1,2,李虹1,2,邹天森1,2,3,杨鹊平1,2,刘伟玲1,2,聂冲1,2,赵艳民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类活动氮磷输入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7期
  • 李冬1,2,薛占刚3,刘善文4,高健1,朱健忠3,李贤芳4,陈建华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傲蓝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诺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不同保洁工艺对道路尘负荷与扬尘控制效率差异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7期
  • 郑丰1,2,3,4,赵海光3,4,吉江林1,2,3,4,尹航3,4,丁焰3,4,李加强1,2(西南林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云南省高校高原山区机动车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基于北京和昆明海拔条件下的国Ⅵ混合动力车实际道路排放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7期
  • 张众志1,魏雪峰2,苗云阁1,凯楠3,朱亚2,徐峻1,程苗苗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昌吉州环境监测站;新疆昌吉州节能减排监督管理局).新疆天山北坡低层大气稀释扩散能力的季节性差异和量化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7期
  • 赵琛1,2,王军方1,2,付明亮1,2,李刚1,2,蒋涵1,2,丁焰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重型天然气车实际道路排放特征与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7期
  • 李丹1,2,3,郑丙辉1,2,储昭升1,2,侯泽英1,2,袁静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多塘湿地对降雨径流的截留特点[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7期
  • 杨延梅1,曾晨宫1,2,徐亚2,刘玉强2,刘景财2,能昌信2,杨枫2(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填埋场渗漏条件下的漏洞电阻特征与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7期
  • 罗雷1,郭旸旸1,李寅明2,张增寿2,朱廷钰1(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湿法冶金与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固废资源化利用与节能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下水泥行业低碳发展技术路径及预测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6期
  • 安立会1,李欢1,王菲菲1,邓义祥1,许秋瑾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全球环境健康中心).海洋塑料垃圾污染国际治理进程与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6期
  • 赵敏1,申恒青1,陈天舒1,李吉东2,孙忠泉2,纪元元3,薛丽坤1,李红3,王文兴1,3,尚凡一4(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东营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东营市生态环境局).黄河三角洲典型城市夏季臭氧污染特征与敏感性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6期
  • 陈海涛1,2,王晓燕1,3,黄静宇1,黄洁钰1,南哲1,任佳雪4(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圈水环境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创新研究院).密云水库周边小流域大气氮磷沉降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6期
  • 马妍1,郑红光1,2,3,史怡2,3,张帆1,姚珏君2,3,赵威光2,3,杜晓明2,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典型农药污染地块土壤中异味物质的筛查与分布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6期
  • 王楚迪,节龙飞,李苗苗,王添文,高阔,李玲玉(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我国夏季不同类型植被BVOCs 排放观测与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6期
  • 胡晓燕1,2,朱元荣2,孙福红2,陶艳茹2,高可伟1,2,马蕙蕙3,蒋娟2,邴小杰2,4(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河流氮磷和水量输入对太湖富营养化的影响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6期
  • 秦璐1,宋秀凯2,刘丽娟2,马元庆2,姜向阳2,王宁2,汝少国1,王军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高效氟吡甲禾灵对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与水质基准推导[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6期
  • 慕利梅1,王图锦1,曹琳2,许国静2(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招商局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聚合氯化铝-镧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及除磷除藻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6期
  • 丁霖1,余文梦1,竺效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启动的驱动因素与机制完善:基于949 个案例的实证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6期
  • 周舟,张孟琪,王宗爽,周羽化,郭敏,雷晶,谭玉菲,武雪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基于连续排放监测数据的水泥工业NOx 达标判定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6期
  • 李嘉慧,欧阳峰,郑世界,刘欣雨,何杨,任帅帆(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炭对紫色土中氟苯尼考吸附与迁移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