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彭先锋1,2,邓虎成1,3,何建华1,雷涛4,张烨毓5,胡笑非1(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省科源工程技术测试中心).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裂缝特征及成因[J].石油实验地质,2022,第1期
  • 王强1,穆亚蓬2,陈显2,宋振响1,马中良1,邱岐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大队).川东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深层页岩等温吸附特征及地质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22,第1期
  • 赵明珠1,2,杨威1,2,王耀华1,2,鲁健康1,2,徐亮1,2,李兰1,2,李兴宇1,2,姚琳洁1,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陆相页岩储层连通孔隙系统分布与形成机制 ——以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22,第1期
  • 高波1,2,3,武晓玲3,张英3,陈新军3,边瑞康1,2,3,李倩文3(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张家滩油页岩生烃演化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22,第1期
  • 冯德浩1,2,刘成林1,2,田继先3,太万雪1,2,李培1,2,曾旭3,孔骅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柴达木盆地西北区地层剥蚀厚度恢复及对油气成藏的启示[J].石油实验地质,2022,第1期
  • 黄立良,王然,邹阳,万敏,常秋生,钱永新(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准噶尔盆地玛南斜坡区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连续型砂砾岩油藏群成藏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22,第1期
  • 张芷晴1,2,刘华1,2,马立驰3,刘景东1,2,郭志扬1,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潜山油气藏成藏期次和过程 ——来自储层流体包裹体的证据[J].石油实验地质,2022,第1期
  • 孙珂1,2,徐珂3,陈清华2(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低渗透储层构造裂缝长度表征及应用 ——以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22,第1期
  • 付蕾1,张本健2,曹正林1,黄东3,白蓉2,李育聪2,王小兰4(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技术咨询中心;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公司).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不同类型砂体地质特征及地震精细雕刻[J].石油实验地质,2022,第1期
  • 李进1,王学军2,周凯1,王运所1,李宁朝1,吴颖1,王美格3(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管理部;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海陆过渡相超深层页岩储层特征 ——以川东北普光气田Y4井上二叠统龙潭组下段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22,第1期
  • 王韶华1,聂惠1,马胜钟1,丁一1,李浩2,梁文华1(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古近系潜江组盐间页岩油资源评价与甜点区预测[J].石油实验地质,2022,第1期
  • 赵贤正1,金凤鸣1,蒲秀刚1,罗群2,周立宏1,韩国猛1,姜文亚1,董雄英1,时战楠1,韩文中1,张伟1(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负向构造区油气成藏理论认识与勘探实践[J].石油实验地质,2022,第1期
  • 廖荣峰1,汤晶2,宋晓波1,郝哲敏1,王文楷1,刘勇1(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川西南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四—五段孔隙型储层特征及勘探前景[J].石油实验地质,2022,第1期
  • 温宏雷,杨海风,杨波,王利良,涂翔,李志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渤海海域莱北低凸起新近系岩性油藏成藏模式及勘探实践[J].石油实验地质,2022,第1期
  • 陈治军1,2,张亚雄3,王永昌4,王希4,葛宏选2,高志亮2,李子梁2(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定向井分公司).多芳烃参数定量评价烃源岩成熟度的方法 ——以银额盆地中生界烃源岩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22,第1期
  • 陈磊1,郑伦举2,3,4,黄海平1,宁传祥2,3,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页岩油研发中心).碳酸盐岩烃源岩不同热模拟方式下气体碳同位素演变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22,第1期
  • 席斌斌.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实验地质技术之CH4—H2O—NaCl体系包裹体古温压恢复技术[J].石油实验地质,2022,第1期
  • 李二庭1,2,陈俊1,2,曹剑3,魏霞1,2,张宇1,2,张晓刚1,2,王海静1,2(新疆砾岩油藏实验室;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南京大学).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22,第1期
  • 林静文1,2,3,谢小敏1,2,3,文志刚1,2,3,吴芬婷1,2,3,许锦4,马中良4,张雷1,2,3(油气地球化学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塔斯马尼亚油页岩生烃模拟排出油与滞留油地球化学对比Ⅰ:族组分及同位素组成[J].石油实验地质,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