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霞1,2,刘宇超2(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黄河保护法》实施框架下流域协同治理的法治保障路径[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靳敏,于钟涵,武照亮,苏明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社区参与环境社会治理的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基于“无废社区”建设的多案例视角[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李雪红1,张学斌1,2,3,姚礼堂1,李意霞1,雷越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土地利用与综合整治工程研究中心).河西地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李雪敏1,李同宁1,2,李道政1,马文琪1(内蒙古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耦合协调关系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熊亚超1,张长立1,祁慧2(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北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基于“工具—目标—效力”的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量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魏咏梅1,王心雨1,丁毅宏1,郑锦2,单子婧1(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省新能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碳达峰目标下考虑碳转移的中国电力行业省域碳配额分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许丁,张卫民,管晓(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修复项目经济生态效益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齐甜1,畅倩2,姚柳杨1,赵敏娟1,Hsiaoping Chien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Jap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Sciences).农业保险促进保护性耕作了吗?——以三大粮食主产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谷满仓1,Hsiaoping Chien2,吴文超2,赵敏娟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Jap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Sciences).价值感知、风险规避对粮食种植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来自黑豫湘3省1145份农户调研的证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张向宁,王海燕,崔雪,赵晗,董齐琪,赵慧英(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壤pH与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及土壤肥力分析——以内蒙古旺业甸林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楚道文(山东政法学院经济贸易法学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三重进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刘璐瑶1,2,王梅梅3,张凯2,贾林1,2,王鹏山2,张金龙2,李志明1,2(天津泰达盐碱地绿化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天津泰达绿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商业大学).陶瓷空心微珠掺量对沙质土壤持水性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冯旭环1,周璐2,熊伟3,宗桦1(西南交通大学风景园林系;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桥系).大渡河干热河谷区本土优势灌草植物根系的抗拉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热汗古丽·买买提艾力1,卡合勒曼2,艾尼瓦尔·吐米尔1(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地衣区系的初步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高丽华,周珂(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整体性视野下长江流域环境司法一体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冯莉(太原师范学院).《黄河保护法》实施背景下流域生态环境规制思路与完善对策——基于法律政策文本量化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唐双娥(湖南大学法学院).美国《2015年清洁水规则》争议始末及对我国的借鉴[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刘树鹏1,张君宇1,许熙巍1,董菁2,李晓东1,3(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及熵变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周宏伟,李庆鹏(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北高原史前人地关系变迁与石城兴衰[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岳娜1,2,李君1(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太原学院文化与旅游系).文化线路视角下山西沿黄渡口文化遗产保护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关伟涛1,2,吕世海1,2,刁兆岩1,2,郑志荣1,2,靳三玲1,2,金文英1,沃强2,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科学观测研究站;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不同利用方式下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土壤呼吸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王育强1,管瑶1,贺兴宏1,2,李会文1,范德宝1(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塔里木大学南疆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淋洗灌溉模式对不同质地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刘伟佳1,裴青宝2,单泳烨2(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埋深对红壤透水砼渗灌水分运移规律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熊平生,潘俊杰,韦美,刘亮(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衡阳盆地湘江第四纪河流阶地网纹红土物质组成及成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段雪岩,黄志强(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生态旅游背景下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策略转变意愿研究——以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韩海彬,杨冬燕(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巩晟萱1,张玉虎1,李宇航2(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基于PLUS-InVEST模型的京津冀碳储量变化及预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唐承财1,2,黄梓若1,王逸菲1,燕科凝1,银淑华1,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文化强国战略下中国国家文化公园研究述评与展望[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马海波1,朱强2(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我国稻米碳足迹核算[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李玉1,汤家喜1,2,梁伟静1,于小玉1,向彪1,谭婷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生物炭和膨润土改良风沙土理化性质及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