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官雪芳1,2,王琦1,2,郑琪1,林斌1,黄菊青1,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产品(食品)加工重点实验室).以黄浆水为基质的芽孢杆菌制剂制备工艺优化及功效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6期
  • 徐国忠1,2,郑向丽1,2,王俊宏1,2,邓素芳1,2,杨有泉1,2,应朝阳1,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国家红萍种质资源中心).生长素IAA诱导红萍结孢的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6期
  • 林江波,邹晖,王伟英,戴艺民(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铁皮石斛豆腐柴螺二烯加氧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6期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编委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6期
  • 甘林1,张扬2,邹成佳3,邱良妙1,廖长见2,李晓3,何玉仙1,卢和顶2,杨秀娟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9种种衣剂对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顶(茎)腐病的防效及其安全性评价[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5期
  • 耿书宝1,2,侯贺丽1,何帅洁1,3,刘甲浩1,王国君1,2,尹健1,2,乔利1,2(信阳农林学院;河南省豫南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院士工作站;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温度对灰茶尺蛾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5期
  • 赵茜1,2,3,4,施龙清1,5,何海芳1,2,3,4,李天璞1,2,3,4,李亚勍1,2,3,4,张力文1,2,3,4,杨广1,2,3,4(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教育部害虫生态防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害虫绿色防控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间作不同绿肥植物组合对茶园土壤改良的效果[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5期
  • 陈翠红,周蕴薇,李家绮,杨丰瑞,白云,陈丽飞(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干旱胁迫对侧金盏花生理特性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5期
  • 林玲1,方健超2,陈观水2,艾育芳2(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辣木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5期
  • 王锦祥,孙世坤,陈岩峰,陈冬金,桑雷,谢喜平(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兔源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5期
  • 刘雨菁1,曾华龙1,梁炜康2,卢梦1,朱伟垚1,张蕾3,宋漳1,张清华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教育部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杉木内生细菌SM-1的鉴定及其对杉木赤枯病的防治效果[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5期
  • 邓云(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18—2020年福建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型鉴定与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5期
  • 吕其壮1,2,李佩伦3,张成成4,覃婷1,陈旭健1(玉林师范学院生物与制药学院;广西农产资源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玉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桂东南地区三种常见鸡病毒性免疫抑制病的血清抗体检测与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5期
  • 苏昊1,2,梁璋成1,2,林晓姿1,2,何志刚1,2,邓冬莲1,2,林晓婕1,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产品(食品)加工重点实验室).酿酒酵母高密度增殖酒糟多肽糖蜜培养基优化[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5期
  • 丁富功1,卢奕霏1,贾宝森1,朱旭东1,熊泽浩1,王超1,侯泽豪1,刘易科2,朱展望2,张迎新1,王书平1,方正武1,3(长江大学农学院/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孕穗期不同渍害时长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5期
  • 霍云龙,王飞,李艳军,王娜,于娅,宫国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植物研究所).高温闷棚技术防治茄子黄萎病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5期
  • 包英华1,韩伟1,张自斌2(韶关学院英东生物与农业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丹霞地貌铁皮石斛及其人工繁育苗性状比较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5期
  • 陈元生1,于海萍1,罗致迪1,张杨斌2(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省龙南市林业局).油茶蓝翅天牛幼虫生态学特性及其空间格局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5期
  • 兰汉红,陈海煌,黄伟鑫,何昕翼(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水稻叶绿体基因CPN60-β多克隆抗体的制备[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5期
  • 刘菁,熊发前,蒋菁,唐秀梅,黄志鹏,吴海宁,钟瑞春,韩柱强,唐荣华,刘俊仙,高忠奎,贺梁琼(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抗病高产花生新品种桂花202的选育[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5期
  • 本刊编辑部.《福建农业学报》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21-2022年来源期刊[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5期
  • 本刊编辑部.《福建农业学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5期
  • 李凯1,商佳胤1,苏宏1,田淑芬2,黄建全1,张娜1,王丹1,王超霞2(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天津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红富士葡萄果实香气[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4期
  • 陈锦文,谢旺有,谢少和,魏毅,王天生,陈惠清,庄卫东,余文昌(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优质常规早稻新品种泉珍12号的选育及其遗传多态性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4期
  • 范净,陈启亮,杨晓平,张靖国,杜威,胡红菊(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砂梨石细胞含量多样性及其分级指标[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4期
  • 杨超1,2,梁璋成2,3,林晓姿2,3,苏昊2,3,何志刚2,3,郭京波1,李维新2,3(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产品(食品)加工重点实验室).龙须菜生物脱腥工艺优化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4期
  • 廖长见1,张扬1,陈伟2,林建新1,滕振勇2,陈山虎1,林静1,卢和顶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省特色旱作物品种选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种子总站).优质超甜玉米新品种闽双色4号的选育[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4期
  • 金龙飞,尹欣幸,张安妮,曹红星(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省热带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油棕多胺合成酶基因的分离及其在低温和脱水胁迫下的表达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4期
  • 李程勋,李爱萍,徐晓俞,郑开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鲜籽粒大粒蚕豆种质资源的引进及评价[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4期
  • 裴文刚1,常秉乾2,杨敏敏1,王海波1,秦士贞1,史兆国1,李志勇2(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德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小球藻悬浮液和金藻液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