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曾志浩1,袁宗胜2,陈雪莹1,林鸿艳1,黄晓南3,刘芳1(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3种红树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6期
  • 任香芸1,2,李维新1,2,林晓姿1,2,梁璋成1,2,何志刚1,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产品(食品)加工重点实验室).植物乳杆菌R23耐受二氧化硫胁迫的应激机制[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6期
  • 刘艳玲1,2,刘朋虎1,李晶1,王彤2,齐彬2,林冬梅1,林占熺1(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不同栽培原料对灵芝生长及其子实体营养品质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5期
  • 吴雁斌,吕和平,高彦萍,梁宏杰,罗爱花,张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甘肃省马铃薯脱毒种薯(种苗)病毒检测及安全性评价工程中心).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5期
  • 胡晨曦1,2,李子恒1,2,张云虹1,张林巧1,祁建波2,张瑛1,周如美1,张永泰1,张永吉1,2(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农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低温弱光对不同品种辣椒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5期
  • 张玉梅1,蓝新隆1,陈伟2,滕振勇2,陆佩兰2,林国强1,胡润芳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省特色旱作物品种选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种子总站).鲜食大豆新品种闽豆10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5期
  • 王洪飞,游晴如,陈春霞,房贤涛,周鹏,郑菲艳,董瑞霞,涂诗航,黄庭旭(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优质高产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潢优粤禾丝苗的选育[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5期
  • 铁原毓1,文军琴1,田洁1,2(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转As6G-FFT基因烟草的阳性鉴定及基因拷贝数测定[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5期
  • 张超1,2,邓勇2,黄思齐2,伍应保1,张高阳1,满百膺1,李德芳2(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红麻亚硝酸还原酶基因HcNiR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5期
  • 夏营1,曹洪建1,丁荔1,王龙1,姜颖霖1,田歌2,姜远茂2(山东省威海市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钼对新疆野苹果幼苗生长和氮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5期
  • 郭甜馨1,Muhammad Moaaz Ali1,颜喜玺1,李雪2,简丽观2,彭金彬3,陈歆妍4,赵锦河5,彭俊贤6,陈发兴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泉州市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泉州市洛江区林业局技术推广站;泉州市洛江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中心;安溪县林业局;泉州市洛江区自然资源局).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白鹤芋遗传多样性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5期
  • 孙小红,王国夫,夏何,余晓伟,朱琰麟,吴邵晗,王凌峰(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夏季遮阴对茶园土壤丛枝菌根多样性及茶叶品质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5期
  • 郭嘉媛1,2,洪永河2,黄健强2,吴亦灵2,王宗华1,2,陈松彪1,陈晓峰1(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稻瘟病菌无毒效应因子Avr-PikD与水稻蛋白OsDjA9的互作鉴定[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5期
  • 林辉1,刘艳玲1,罗海凌1,王彤1,2,林占熺1,苏德伟1,林兴生1,林冬梅1(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种植芦竹属菌草对土壤酶活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5期
  • 陈丽萍1,2,3,谢鸿光1,2,3,蒋家焕1,2,3,王颖姮1,2,3,朱永生1,2,3,郑燕梅1,2,3,林强1,2,3,肖晏嘉1,2,3,蔡秋华1,2,3,吴方喜1,2,3,谢华安1,2,3,张建福1,2,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福建省作物分子育种工程实验室/福建省水稻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作物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研究基地;水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优质高产抗病耐储藏杂交稻品种内10优702的创制[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5期
  • 王义琴,孙博,何玲,师凯辉,黄鑫,王冬梅,陈宇,臧睿,和凤美(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铁皮石斛AP3-3基因及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5期
  • 张朝辉1,2,王勋1,陈天航2,梅会元2,韩盼盼2,刘天翔1,王振河2,邱立友1(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业微生物酶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平菇单核体与双核体差异的RAPD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5期
  • 李敏敏1,2,俞兆曦2,3,4,张利平1,刘凯2,3,4,肖伟2,3,4,刘彦斌2,3,4,赛清云2,3,4,田永华2,3,4,吴旭东1,2,3,4,连总强2,3,4(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宁夏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渔业科技院士工作站).兰州鲇性腺型芳香化酶cyp19a1a基因克隆及表达定位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5期
  • 段永康1,杨海燕2,吴文龙2,李维林1(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氮素吸收、转运和同化的分子机制[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4期
  • 黄鹏1,张杰1,陈汉鑫2,蓝炎阳3,姚锦爱1,余德亿1(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工程研究中心;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漳州农业科技园区研发中心).福建甜椒蓟马发生情况及蜡蚧轮枝菌对蓟马优势种的致病力[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4期
  • 李婉雪1,姚新转1,张宝会2,刘洋3(贵州大学茶学院;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保护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地生态与农业生物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贵州大学烟草学院).CsZFP2 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烟草中的抗旱功能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4期
  • 王婉茹1,刘莹1,刘红利1,2,贺丹1,2,刘艺平1,2,孔德政1,2(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省优质花卉蔬菜种苗工程研究中心).荷花NnWRKY2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4期
  • 顾建锋1,邵宝林2,方亦午1,马欣欣1,3,李星月4,郑经武5(宁波海关技术中心/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成都海关技术中心;中盛产品检测有限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四川省马铃薯孢囊线虫的形态和分子鉴定[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4期
  • 王英浩1,2,满家银1,2,张桃香1,2,练春兰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森林共生生物学国际联合实验室;东京大学亚洲自然环境科学中心).正红菇菇位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与网络结构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4期
  • 龙小琴,聂聪,何基泽,田野,李昕燃,皮鑫瑶,王万军,朱乾坤(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铁皮石斛羟基肉桂酰基转移酶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4期
  • 郑国栋,龚屾,黄金堂,黄炎霞,陈海玲(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产优质抗病花生新品种莆花45 的选育及其生育特性[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4期
  • 王磊1,支欢欢1,马永强1,姚强1,陈红雨1,张纲2,郭青云1(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青海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宁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试验站;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樱桃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4期
  • 陈潇敏1,金珊1,吴文晞2,邵淑贤1,王淑燕1,王鹏杰1,赵峰3,叶乃兴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恒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高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4期
  • 卜建超1,2,周童晖1,2,林占熺2,白妮妮2,3,夏婕1,2,林辉2,林冬梅2,刘凤山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巨菌草叶片形态特征及其估算模型构建[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