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悦1,陈翔2,王擎运1,罗来超1,张朝春1,3,李金才2,叶新新1,郜红建1,柴如山1(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江淮耕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绿色磷肥智能制造与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小麦玉米秸秆长期还田对砂姜黑土磷库组成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刘永1,2,张诗涵1,3,肖雅元1,2,吴鹏1,2,王腾1,2,李纯厚1,2(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珠江口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上海海洋大学).红树林人工湿地的脱氮除磷效果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陈晨1,张欣1,户少武1,顾珈名1,童楷程2,陈旺2,景立权1,王云霞2,杨连新1(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稻花后叶面锌和尿素配施对稻米锌营养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张妃,冯乃宪,宾慧,李彦文,赵海明,向垒,蔡全英,莫测辉(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材料工程中心).内生菌定殖、促生及降低作物有机污染的机理研究(Ⅰ):定殖与促生[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岳骞1,吴思远1,2,张岳芳1,盛婧1,郭智1,陈丹艳2,汪超3,徐向瑞4,王鑫1,宗焦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江苏龙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全生命周期温室效应及经济效益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先露露,董智,李红丽,窦晓慧,刘超,刘冰倩,贾丰源(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印度梨形孢对高丹草生长及Cd吸收与积累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李兴国1,律泽1,张驰1,王刚2(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省易派环保职业培训学校).吐纳麝香与Cd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李程1,姚义鸣2,李逍逍2,成杰民1,孙红文2(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多环芳烃和镉土壤复合暴露条件下黑麦草的氧化应激指标变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买迪努尔·阿不来孜1,陈末2,杨再磊1,3,愚广灵1,胡洋1,贾宏涛1,3(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新疆土壤与植物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土壤真菌群落对不同程度退化的响应[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郭南,吕珍珍,周雨杭,曹战文,梁爽,侯志广,逯忠斌(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溴氰虫酰胺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王天宇1,2,陈謇3,施加春1,2,傅旭军4,徐建明1,2,何艳1,2(浙江大学土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浙江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温岭市植保耕肥能源总站;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镉污染耕地大豆安全生产模式的探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保琼莉1,刘宗阳2,王柯2,保万魁3,黄益宗1(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硫酸铁复配石灰、水泥对锑矿区周边土壤锑形态分布的影响及生态风险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葛高飞1,沈旭松2,陈诺2,王琴1,许阳1(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茶多酚和钙离子添加对茶树叶片铅吸收和亚细胞分布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孙齐状1,王龙1,马彦芳2,黄绍敏3,刘红恩1,高巍1,李畅1,张雯雯1,赵鹏1(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阳市林木引种试验推广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不同磷效率小麦幼苗对铅胁迫的响应机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马瑞1,王海芳1,卢静1,吕溥2,李金惠2(中北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砷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及降低砷毒性的措施[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李灿1,李振峰2,马刘正1,张伟1,李晓冬1,VIJAYA Raghavan3,胡建东1,4(河南省农业激光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南问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McGill大学生物资源工程系;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扰动扩散流动分析法测定土壤氮、磷技术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李凌瑶1,2,郭旋2,李钰飞2,李吉进2,孙钦平2,王平1,郎乾乾2(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番茄废弃物水热炭溶解性有机质的光谱特征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王赢1,2,林余涛1,杨文斌1,王家嘉3,左双宝4,宋朝辉1,周楠楠1(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皖江流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分子基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安徽养分循环与资源环境省级实验室;巨石集团有限公司巨石复合材料研究院).延长烤田时间减少紫云英翻压稻田甲烷排放[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车乃菊1,李银辉1,杨帆1,刘国平2,张增利3,李成亮1(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农业农村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农业农村局).CuO/MWCNTs复合材料降解双酚A的光催化性能[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李仲瀚,张克强,巴士迪,杨增军(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新型清粪系统猪舍热环境及有害气体监测与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魏丹1,2,杨华薇1,陈延华2,吕春玲3,毕睿忻1,张馨元1,马茂亭2(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有机酸对土壤磷的活化利用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
宗海英1,刘君1,郭晓红2,李萌3,黄小丽4,王芳丽1,宋宁宁1(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省蚕业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中心实验室).聚乙烯微塑料对花生幼苗镉吸收及生理特征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
廖添怀,李欢,王艳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稻秆及稻秆生物炭添加对稻田红壤有机碳组分及CH4和CO2累积排放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
傅春,陈毓迪,刘业忠,李帆,黄金燕(南昌大学工程建设学院).江西省农田灰水足迹时空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
李思敏1,2,3,张义竞1,2,3,唐锋兵1,2,3,李思雨1,2,3,王彦飞1,2,3,许铮1,2,3(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水污染控制与水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中心;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市城市水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炭对污泥-菌渣堆肥腐殖化与重金属钝化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
宋晓明1,柳王荣2,姜珊2,姜彩红2,吴根义1,2(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与农村水环境质量的响应关系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
陈玲1,2,范先鹏2,黄敏1,刘冬碧2,吴茂前2,夏颖2,张富林2,张志毅2,倪承凡2,程子珍2(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所国家农业环境潜江观测实验站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工程技术中心).江汉平原稻虾轮作模式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
秦晶晶1,2,刘玉学2,3,4,何莉莉2,3,汪玉瑛2,3,吕豪豪2,3,陈立天2,4,杨生茂1,2,3(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浙江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土壤矿物与生物炭可溶性组分的交互作用及机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