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瑜(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先秦至唐五代悼亡诗简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2期
-
张硕(延安大学文学院).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互助生产组织之变工模式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2期
-
张东赞(外交学院基础教学部).谓语形容词程度量的激活问题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2期
-
陈芹芹,武忠远(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困境及其破解[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2期
-
李东朗(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一部研究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力作——评《陕甘宁边区乡村民主政治建设》[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2期
-
徐艺方(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代价问题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2期
-
景有岷(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云散青山瘦》[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2期
-
景有岷(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看云出岫图》[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2期
-
武宏志(延安大学21世纪新逻辑研究院).批判性思维的穿透力:假设挖掘和评价[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
曹李海,梅立润(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党校《实事求是》杂志社;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的论证与优化[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
游海华,饶泰勇(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抗战时期陕北公学的党建工作及现实启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
张永芳,张社争(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立足“人才培养”构建信息时代大学学习环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
张秀丽1,张敏2(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北上抗日”大战略与红军长征的胜利[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
高布权1,汪仁忠2(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植农民政治信仰的两个维度[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
张文生,刘涛(延安大学政法学院).论传统优秀家风对净化社会风气的启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
强中华(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世说新语》看《论语》与士人的言谈艺术[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
张暾1,高凤林2(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核心与道路选择——遵义会议前后中央红军长征的启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
张宜,姜毅超(沈阳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大学英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
高秀川(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延安革命文艺元叙事中的图影与文学[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
武晓蓓(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如何翻译“Critical Thinking”?[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
秦芳(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人参天地——《周易治要》人生价值观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
刘佳勇,卢东宁(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以陕西为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
高志奇(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论新常态下的农村社会管理[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
孙海龙(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怀旧与救赎——《百鸟朝凤》之现代性内涵[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
刘常喜,刘皓源(延安大学政法学院).东亚合作框架下中日关系的新建构[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
张亲霞,李博(西安外国语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毛泽东形式主义批判理论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
董世超(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巩固与扩大:中央红军长征落脚陕北问题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
滕德永(故宫博物院宫廷部).清政府的军械外购与抵抗侵略[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
郝琦(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部研究马克思幸福思想的力作——《马克思幸福论》书评[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