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帅1,2,3,周文化1,2,3,肖雷1,2,3,方腾毅1,2,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粮油深加工与品质控制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特医食品加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基于水分吸附数学模型的花桥板栗2号贮藏安全水分估算[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7期
-
温祝桂1,2,朱小梅2,刘冲2,赵宝泉2,邢锦城2,丁海荣2,董静2,洪立洲2(盐城工学院江苏省海洋滩涂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三清山黄杉林区土壤耐性孢子对花旗松生长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7期
-
庞圣江1,2,张培1,杨保国1,刘士玲1,农友1,贾宏炎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广西大青山西南桦人工林林下植物优势种群分布格局[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7期
-
肖化顺1,2,张贵1,2,符朝曦1,吴鑫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数字洞庭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湖南省林地干旱反演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7期
-
王解军,杨涛,张新胜(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胶合木连续梁廊桥静力与稳定性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7期
-
吴小波,李梅,李萌,董旭杰,彭继庆,胥雯,曹福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珙桐DiCCoAOMT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7期
-
焦玉海.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领林业和草原工作[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7期
-
汤景明1,孙拥康1,冯骏2,林孝培2(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建始县国有长岭岗林场).不同强度间伐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6期
-
程勇1,2,吴际友1,2,刘球1,2,陈明皋1,张珉1,陈家法1,吴哲2,廖德志1,吴玲3,陈德云4(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富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攸县黄丰桥国有林场).氮磷钾施肥配比对青冈栎幼苗生长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6期
-
王旭旭1,2,黄鑫浩1,2,胡丰姣1,2,朱凡1,2,梁惠子1,2,王仁杰1,2,楚晶晶1,2,朱雅荃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南方林业生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4种木本植物对重金属铅、锌的积累及叶片养分含量特征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6期
-
曾进1,何正和2,潘洋刘1,桂聪3,胡冬南1,张露1(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江西特色林木资源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西天香香料有限公司;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不同施肥种类及用量对芳樟生长及抗性生理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6期
-
阙华斐,谭三清,周璀,张贵(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数字洞庭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基于卫星监测的湖南省林火时空分布规律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6期
-
常维霞,姚小华,龙伟(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普通油茶花粉的超低温保存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6期
-
吴文君,胥辉,黄明泉,李超,闾妍宇,魏安超,熊河先,欧光龙(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思茅松天然成熟林林分直径结构及环境解释[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6期
-
张军红1,2,徐义萍1,王文鑫1,何季3,彭炜峰1(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农学院).毛乌素沙地油蒿植冠下表层土壤粒径特征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6期
-
蔡开朗,麦志通,曾德华,陈伟玉,刘俊,洪文君(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海南假韶子群落土壤特性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6期
-
庞圣江1,2,张培1,杨保国1,刘士玲1,邓硕坤1,贾宏炎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友谊关国家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广西大青山西南桦人工林草本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6期
-
方怡然,李洁,薛立(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不同林分改造模式对加勒比松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6期
-
何淼,王想,王欢,高文杰,王霁佳,周蕴薇(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绵枣儿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6期
-
林丽平1,徐期瑚1,罗勇1,雷渊才2(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广东省樟树立木生长规律和生长模型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6期
-
王奇1,蒋康2,夏余平1,彭博1,刘克非1,吴庆定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成形技术研究所;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纳米颗粒增强木质滑动轴承的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6期
-
屈燕,赵琬玥,区智,冷秋思,熊健(西南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园林学院).绿绒蒿属藏药植物ndhF和rbcL序列片段特征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6期
-
祁承经1,彭继庆1,彭春良2,3,廖菊阳2,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树轮考古学研究进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6期
-
辛动军1,袁梦1,陈建安2,钟旭2,臧艺元2,胡平2,钟国忠2,唐鼐1,王传立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黄家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基于FDCT与ELM的遥感影像湿地类型分类——以黄家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6期
-
张娟1,张贵1,王双1,徐海舟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数字洞庭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林科达农林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不同波长诱虫灯对思茅松毛虫监测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6期
-
汪迎利1,陈一群1,蔡燕灵1,连辉明1,何波祥1,曾令海1,陈琪2,张谦1(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广东木荷资源的基因型特征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6期
-
物流与交通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与交通学院).第24届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E&EM 2018)在我校举行[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6期
-
李洪果1,2,贾宏炎1,李武志1,杜红岩2,乌云塔娜2,刘攀峰2,包文泉2(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基于SSR标记的杜仲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