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红英1,2,辛全伟1,林兴生2,罗海凌2,林辉2,马志慧1,严少娟2,3,兰思仁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日本红枫‘青龙’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7期
-
赵勇钧1,谢阳生2,王建军1,李晗1,葛方兴1,孟京辉1(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和环境管理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性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马尾松人工林健康评价研究 ——以广西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7期
-
杨楠1,2,3,4,莫文波2,3,张曦2,3,罗望军5,张灿明1,3,赵运林3,4,马丰丰6(湖南省水资源研究和利用合作中心;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湖南省城乡生态规划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中科星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近30年来东洞庭湖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7期
-
杨海宽1,2,温世钫1,2,章挺1,2,李江1,2(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省木本油料与香精香料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樟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GC-MS结合保留指数研究龙脑樟不同部位精油成分[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7期
-
周玉泉1,康文星1,2,3,陈日升1,田大伦1,2,3,项文化1,2,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杉木活立木组织内的养分转移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7期
-
尹泽超1,王玉婷2,王耀杰1,桑利群3,罗秋香1,孟凡娟1(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藏自治区林木科学研究院;西藏农牧学院).西藏巨柏双向电泳叶片总蛋白提取方法优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7期
-
蒙兰杨,唐国强,唐武,史进,覃开展,黄雪芬,罗筱娥,邓莉明(南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不同坡位对格木生长影响与嫁接成活的相关性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7期
-
李永涛1,董玉峰1,王振猛1,张鹏远2,王卫东1,荀守华1,秦光华1,姜岳忠2(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林木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林木种苗和花卉站).楸树优良种质资源的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7期
-
江皓1,仲磊2,刘雪1,范俊俊1,王杰1,周婷1,张往祥1(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江苏省林业局).淹水对水紫树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7期
-
王彦花1,2,3,张云2,3,王容2,3,梁攀4,刘芳1,2,3,吴立潮1,2,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特医食品加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粮油深加工与品质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三门江林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茶油品质综合评价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6期
-
李艳1,2,王庆1,2,刘国宇1,2,张燕1,2,杨群力1,2,杜勇军1,2,李仁娜1,2,王玮1,2(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省植物研究所;陕西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种地被植物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6期
-
王奕茹,李际平,曹小玉,唐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基于物种多样性的杉木-闽楠混交林最适密度及混交比例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6期
-
朱育锋1,2,3,吴玲1,彭晚霞2,3,杜虎2,3,刘永贤4,兰秀4,宋敏1,2,3(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广西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叶—凋落物—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6期
-
胡满1,曾思齐2,龙时胜2(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冈栎次生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6期
-
余明,王卓敏,薛立(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杉木林土壤化学性质对林分改造及不同坡位的响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6期
-
袁堂丰1,瞿利民1,郭婕1,2(吉首大学林产化工加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响应面法优化罗汉松总二萜提取及抗氧化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6期
-
李俊1,王九位2(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省旅游局).乡村旅游业发展、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以河南省嵩县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6期
-
龙时胜1,曾思齐1,甘世书2,肖化顺1,刘洵1,向博文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基于林木多期直径测定数据的异龄林年龄估计方法Ⅱ[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6期
-
王金涛1,王建兵2,王盾2,杨定海1(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惠州学院).几种行道树对惠州市城市道路微气候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6期
-
周新华,曾平生,武晓玉,姚甲宝,熊光康,李家彧(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野生多花黄精种群表型变异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6期
-
李柠,陈军,曹福亮,汪贵斌,钱龙梁(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枫杨秋季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6期
-
顾海波1,2,熊子月1,2,温小荣1,2,刘雪惠1,2,佘光辉1,2,林国忠1,2(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基于地基激光数据的杨树干形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6期
-
袁晶1,2,张雪霞1,2,余雁1,2,陈冠军1,2,王汉坤1,2(国际竹藤中心竹藤生物质新材料研究所;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北京市共建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维管束分布及结构对竹材宏观压缩性能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6期
-
周玉泉1,康文星1,2,3,陈日升1,田大伦1,2,3,项文化1,2,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不同林龄杉木林乔木层的养分积累分配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6期
-
杨柳青,范艳丽,周琪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灌木植物资源调查及墙体绿化应用潜力分析 ——以湖南壶瓶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6期
-
张文泉1,罗国涛1,姚庆智2(凯里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棉革菌属大型真菌形态描述及分子鉴定[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6期
-
陈怡1,景美清2,阳胜男1,朱宁华3,周原驰4(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花生间作对不同种源杉木幼林生长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6期
-
黄凤珍1,2,高润昕1,2,李萌1,2,许岗1,3,纪小敏1,曹福祥1,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省环境资源植物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福来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利用AtLUP1超量表达体系在拟南芥中合成羽扇豆醇[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6期
-
毛翼虎1,金爱武1,朱强根2,娄艳华3,王意锟2(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丽水学院;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毛竹林细根生长的趋富特化及对养分限制的响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6期
-
唐婧文1,2,梁文斌2,邹辉3,陈雪妮2(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新化县颐朴源黄精科技有限公司).土壤水分胁迫对多花黄精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