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苇琪(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身体现象学视域下教育元宇宙应用的伦理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4期
  • 吴全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指向师德师风建设的教师评价改革[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4期
  • 焦会银(华中师范大学).彰显实践理性的教学论力作 ——读《教学的自识与反思》有感[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4期
  • 杨秀芹,汪宇,徐叶莹(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多元主体协同研究 ——基于交叠影响域理论[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孟万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中小学五育并举课程实施的学生向度考察及改进[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黄旭中1,郝以谱2,谭君航3(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教务处;湖北工业大学).相貌禀赋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赵佳丽(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的公共逻辑与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戴红宇(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市民化”进程中乡城迁移家庭的子女教育困境[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沈宇彬(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从“身体话语”与“概念话语”的融合进路看“教-学”活动的共生格局 ——一种基于梅洛-庞蒂语言现象学的教育哲学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黄姣华1,佘雅斌2,3(广西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学复盘及其实现[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郑程月1,张文宇2(济宁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逻辑内涵、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刘国艳(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学校社会支持的历史考察[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温嫦艳(曲靖师范学院).角色理论视阈下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角色重塑 ——评《高校资助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徐玉特(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层级分化”:教育技术应用对城乡基础教育公平的潜在危机 ——基于1441 名城乡初中教师的调查[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王晓芳1,熊和妮2,黄锦辉3,吴丹丹3(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深圳大学).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郑红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从建构主义到社会实在:知识教学的反思与重构[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王开1,汪基德2,1(河南大学教育学部;河南大学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机制、风险与应对[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孙杰远1,乔晓华2,3(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乡村文化的当代转型与教育应对[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魏亚丽1,张亮2(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基于经验”到“数据驱动”:大数据时代的教学新样态[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谭轹纱1,2,范卿泽3(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所;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论循证教学的发展向度和功能限度[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孙晓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从分配正义到承认正义:学校内部公平的转向[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马洁(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新中国成立以来教研员角色演变中的冲突与定位 ——基于“拟剧论”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陈佑清(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发展性学习的过程属性及学习中心教学的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杨雪1,杨进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乡村教师形象的问题审视及其重构[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杨甲睿1,郭元祥2(黄冈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理解的“回归对应”逻辑及其课堂实现 ——基于诠释学的解读[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张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高校英语教育中的教学实践路径探究 ——评《英语产出能力与课程优化设计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杨阳(辽宁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育策略治理贫困代际传递的逻辑困境与认知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李小红1,2,郭琪琪1,杨苏梦1(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广西教育现代化与质量检测研究中心).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纾解[J].当代教育科学,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