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云1,田晓明2,李锐3(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领导主动变革行为与团队绩效:团队主动变革行为和环境不确定性的作用[J].心理科学,2023,第3期
-
王财玉1,余秋婷2(绍兴文理学院大脑,心智与教育研究中心;信阳师范学院心理学系).自我损耗后女性对高热量食物的偏好与抽离[J].心理科学,2023,第3期
-
戴雨芊,窦皓然,雷怡(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他人在场抑制条件性恐惧泛化[J].心理科学,2023,第3期
-
雷雪洁1,2,石欣萌2,刘佳坤1,胡中华1(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辽宁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动态直视更吸引注意:来自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证据[J].心理科学,2023,第3期
-
杨德锋,雷希,雷蜀豫(暨南大学管理学院).避之不及还是欣然接受?——规避群体环保消费模仿所带来的积极效应[J].心理科学,2023,第3期
-
杨艳宇1,李其容1,2,李春萱1(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吉林大学创新创业研究院).常见抑郁症状高风险群体在职业转换后的抑郁症状变化[J].心理科学,2023,第3期
-
王博1,2,刘向萌1,毕重增1(西南大学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心理学部人格发展与社会适应实验室;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行为与运动科学部实验与应用心理学系).内隐与外显自信分离对建议采纳的影响:任务复杂度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23,第3期
-
李文辉,姜枫(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小学生学业成绩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学习压力、自尊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林楠1,赵雯雯1,武丽丽2,张大均3,程刚1(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农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辽宁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素质与高中新生入学转变期焦虑变化轨迹的关系——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分析[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王雅琴1,2,刘子双1,蒋奖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运城职业技术大学).积极表情符号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郑天鹏1,2,周文杰1,郭磊1,3(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西南大学含弘学院;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基于题目作答时间信息的认知诊断模型[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尹华站1,2,张丽1,2,李丹1,2(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师范大学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基于情绪产生离身观和具身观的时距知觉情绪效应[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沈承春1,2,胡博华1,何清华1(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应激对模糊决策的影响:认知和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杨濛1,2,张林1,3,邓欣媚1,3,曾淑玲4(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深圳市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深圳大学心理健康研究中心;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青少年与成年人情绪冲突控制的年龄差异:一项行为和ERP研究[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孙炳海1,2,岳腾宇1,2,李伟健1,2,邵雨婷1,2(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智能实验室).耳听为“实”,眼见为“虚”:推断任务对共情准确性视听通道效应的影响[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梁芳美1,2,赵玉芳2,3,尹晨祖1(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共同内群体认同促进民族心理融合:积极解释偏向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李姗姗1,王海宁2(山东建筑大学商学院;青岛大学商学院).趋近重塑总是有效的吗?基于“过犹不及”效应的探析[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王芹,王雨琪,刘欣宇,许慧芳,罗文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核心厌恶与道德厌恶唤醒与适应的特异性:来自主观情绪体验和自主神经活动的证据[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李丹1,朱宁宁1,夏艳雨1,杨盼盼1,丁雪辰1,刘俊升2,陈欣银3,张明浩4(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院;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研究院)).价值取向的代际效应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和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张文洁1,2,戴文纯3,何茹1,2,钟毅平1,2(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幼儿对受助者的能力评价及任务难度感知的作用[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陈永香1,2,3,朱莉琪2,3(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两岁儿童利用身体部位信息快速识别动词[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李其容1,2,李春萱1,杨艳宇1,常乃方3(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吉林大学创新创业研究院;IBM全球服务(大连)有限公司).获得支持是好还是坏?——师傅支持行为与新入职护士工作投入的复杂动态关系[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郑晓旭1,何煜倩1,董浩然1,周向阳2,孟慧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上海浦东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领导政治技能会抑制员工的沉默行为吗?——领导信任和权力距离的作用[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彭雨笛,谢恬,马宁(华南师范大学脑认知与教育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理学院睡眠研究中心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东省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日间节律对个体认知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徐红州1,彭学睿1,刘云瑞1,饶俪琳2,喻婧1,3(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老年人描述性和经验性决策改变的不对称性及其神经基础[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陈赛1,2,严磊1,3,胡修银1,3,张艳红1,3,陈婉仪1,3,吴博文1,3,杨林川4(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成都市新都区南丰小学校;长江大学预备役部队心理教育训练研究中心;三峡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阶层刻板印象:后效及其理论解释[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孙倩1,2,李晴蕾1,刘永芳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异性互动情境中程序公平对合作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张彦驰1,童丹丹1,陈晨2,郭永玉3(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甘肃省行为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贫困心态对跨期决策的影响:分析思维与损益框架的作用[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
徐雅诗,赵海玲,刘洁,崔芳(深圳大学心理学院).高共情,更公平:共情特质调节可识别受害者效应引起的资源分配不公[J].心理科学,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