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瞻远,王超(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论高职院校在现代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中的角色认知[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2期
-
邓锐,储著斌(江汉大学地方高校发展与评估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近十年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统计分析 兼论对高职工匠人才培养的作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2期
-
张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目标管理融入高校军训的可行性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2期
-
陶济东(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院).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性的分析维度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2期
-
南海(重庆师范大学职教师资学院).论工匠精神、职业精神、劳模精神概念间的关系[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2期
-
王婷,陈遇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标准构建研究——以肉羊产业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2期
-
黄京(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基于集散控制系统的CO2激光器 远程监控系统设计[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2期
-
彭芬(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基于ZigBee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无线温度测控系统[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2期
-
鞠小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能力模型构建与核心竞争力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2期
-
周欣(宜昌市教育局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以宜昌市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2期
-
邵怡琳(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链接访问结合页面权重的加权网页排序算法[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2期
-
唐戍(合肥铁路工程学校).对土建专业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的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2期
-
王力维1,杨敏2(兰州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一带一路”视角下高职院校缅甸来华留学生适应情况调查——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和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2期
-
王星星(华中师范大学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武汉城市形象塑造的路径探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2期
-
李其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高校图书馆电子图书本地化采购模式的实施路径[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2期
-
朱琳(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微舆论”对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影响与对策[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2期
-
黄振晗(福建广播电视大学莆田分校).基于SDN的高校网络安全数据传输管理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2期
-
田锋(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高等学校职能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陈虹,陈丽(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基于默顿“失范理论”视角下的高职学生行为失范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邢路路(天津职业大学).高职院校招生竞争力测量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王春艳(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生创业胜任力培养路径探索——基于创业困境主因子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王大红,徐圣(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高职院校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三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薛红波,郑文彧,周嫄(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技术学院).基于机械制造企业视角下的专科生就业力调查——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李清平,元小佩,陈道敏(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在线精品课程平台的SPOC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郑莉娟(江汉大学教育学院).班级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班级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以J大学J学院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朱飞(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梅晴(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众包协作式”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实训模式的改革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南海(重庆师范大学职教师资学院).对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焦梦玮,马小强,潘婷,洪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工程学院).天然茜草染料的提取及其在棉麻织物上染色性能探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