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马国伟(郑州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考古研究院).周代乐悬制度对吴越音乐文化的影响[J].中国音乐,2022,第2期
  • 蔡梦,杨静(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史学视阈下中国电影音乐研究的意义[J].中国音乐,2022,第2期
  • 康瑞军(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学会).当代中国语境中的“音乐新史学”理念与实践[J].中国音乐,2022,第2期
  • 刘东兴(衡水学院音乐学院).河西走廊东部民间道教仪式音乐形态研究[J].中国音乐,2022,第2期
  • 胡斌1,2,孙焱3(扬州大学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学会;浙江音乐学院).互鉴共赢 殊途同归 ——从“学术史”视角看中国音乐史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Ethnomusicology的学科关系[J].中国音乐,2022,第2期
  • 王锐寒(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任光与中国左翼电影音乐[J].中国音乐,2022,第2期
  • 王州(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文化自觉 五边合力互动 ——泉州北管保护传承社会运行机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音乐,2022,第2期
  • 李明辉(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七律者何”再议[J].中国音乐,2022,第2期
  • 项筱刚(中央音乐学院).历史的魅力 ——我追求音乐史学的公共表述①[J].中国音乐,2022,第2期
  • 隋郁(郑州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考古研究院).“钲长”“中长”名实辨析[J].中国音乐,2022,第2期
  • 刘晶(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新文科”背景下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构建[J].中国音乐,2022,第2期
  • 刘桂腾(上海音乐学院).摹写·建构·复原 ——音乐影像文本的生产方式与真实性[J].中国音乐,2022,第2期
  • 韩宝强(中国音乐学院).名正方能言顺 ——论乐器定名之重要性[J].中国音乐,2022,第2期
  • 吴京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沈阳音乐学院).配器新说的理论实践 ——于京君《帕格尼尼交响变奏曲》的音响形态特征[J].中国音乐,2022,第2期
  • 赵倩(中国艺术研究院).汉代俗乐及其娱乐功能[J].中国音乐,2022,第2期
  • 臧颖(中国艺术研究院).死音活曲 ——河北抚宁鼓吹乐单家班仪式行为解读[J].中国音乐,2022,第2期
  • 施咏(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阿炳的“朋友圈” ——交往史视域下阿炳的音乐观念与行为探究[J].中国音乐,2022,第2期
  • 朱玉江(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新师范教育背景下卓越音乐教师实践智慧养成探微[J].中国音乐,2022,第2期
  • (哈尔滨音乐学院"学术期刊"暨《北方音乐》编辑部).哈尔滨音乐学院“学术期刊”创刊暨《北方音乐》改版启事[J].中国音乐,2022,第2期
  • 巫宇军(赣南师范大学赣南民间区域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我国音乐类非遗保护研究20年回顾与反思 ——基于CNKI期刊论文的可视化计量分析[J].中国音乐,2022,第1期
  • 墨日根高娃(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高校民族音乐“传承—创新”教育的新探索 ——内蒙古艺术学院安达班的教学模式及其经验[J].中国音乐,2022,第1期
  • 郭克俭(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豫剧演唱力度性润腔艺术形态分析[J].中国音乐,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