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电宽,李立新,李艾华(安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基于专业认证背景下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赵钢锋,闫智勇,魏屹,童妍(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医药通识课与思政元素融合教学设计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成晓曼,李振国(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张天龙1,路平1,韩银龙2,赵劲松3(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建筑学院).BIM技术在地下空间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冯增喜1,于军琪1,杨亚龙2,韦娜3,王慧琴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安徽建筑大学楼宇控制与节能优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融合改造升级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胡丹慧1,罗慧臣2,刘海英1(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a.新生儿科;b.风湿免疫科).翻转课堂在新生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与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郭启芳1,2,宋宪亮1,2,李涛1,陈燕红1,2,鲍印广1,2(山东农业大学a.农学院;b.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升农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措施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吴卫,侯凯,徐东北,冯冬菊(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药用植物育种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曹函,陈科平,舒彪,刘飚,孙平贺(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岩体力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彭文峥,陈志伟,梁挺(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培养实践能力的古建教改探究 ——以校企合作古建筑保护实践项目为实证[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刘光艳(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融合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刘昌铖,桂晶晶(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广东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就业质量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王昌凤(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思政内涵与外延设计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施承(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与培养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杨从娟1,向敏2,任剑莹1(石家庄铁道大学a.工程力学系;b.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专业思想政治教学探索与实践 ——以“结构力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嵇斗,王向军,何芳,卞强(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设计分析指导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陈刚(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面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以“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廖祝华,易爱平,向德生(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互联网高校工科产学研协作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贾琳,李志敏,杨习文,熊淑萍,刘伟(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思政元素融入“作物栽培学实习”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邓洁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大思政视角下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刘巍巍,王晨羽,刘设(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MEM人才培养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周茹,郑婕,汪静,李娟,彭晓东(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来华医学留学生教学模式和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探索 ——以“药理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纪棋严,刘宇,林夏艳,蔡丽娜(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精品课程“海洋数值模拟”建设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杜文琪,李斌,吴子怡,王睿辰,张海青(青海大学医学部).新形势下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李文玲,闵凡群(临沂大学法学院).提高“行政法学”课程教学质量的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葛芬,王毅,陈未央,周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谢一凡1,2,鲁春辉1,2,3,吴吉春4(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河海大学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利用新闻资源提升“地下水动力学”教学实效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马琛(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理论与实验高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李密,吴晓燕(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环保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
覃斐章1,董敏1,秦秋华2,周燕1(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学科交叉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实施途径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2,第1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