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胡少山,王春林.略论林白《北流》的“注疏体”文体创造[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3期
  • 张楚.美食家、比喻句、小兽和童话关于周晓枫的代名词[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3期
  • 张博.“这里有一片树林”:阿丽莎的灵与欲[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3期
  • 赵飞.历史与欲望论朱朱诗歌的“穿越”[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3期
  • 周晓枫.语文的语,文学的文[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3期
  • 张爽.杜拉斯的多重写作维度评黄荭《玛格丽特·杜拉斯:写作的暗房》[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3期
  • 徐偲骕(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将人带回城市:对国外智慧城市“技治主义”的反思与超越[J].上海文化,2022,第2期
  • 陶金.意义的边缘对德里达《白色神话:哲学文本中的隐喻》的一种解读[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2期
  • 程德培.近身的美学与遥远的目光观察程永新小说的视角[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2期
  • 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独自聆听——电影音乐与孤独之痛[J].上海文化,2022,第2期
  • 张治(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堂吉诃德藏书在中国——西班牙“黄金世纪”文学汉译史概述[J].上海文化,2022,第2期
  • 姬中宪.对人的研究与运算对电影《教父》的一次文学复写[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2期
  • 王行坤(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灵活化还是不稳定化?——以零工经济为中心的考察[J].上海文化,2022,第2期
  • 雷武铃.一种抒情美学的重构读肖水的小说诗集《两日晴,郁达夫》[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2期
  • 谈炯程.陀思妥耶夫斯基,徘徊于自由与虚无之间[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2期
  • 读文珍,王辉城(王辉城).“一切肇始于异乡冰凉的雨夜”[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2期
  • 叶嫿.《极乐之邦》与不受欢迎的见证者[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2期
  • 韩松刚.痛苦和恐惧的奥秘读三三短篇小说集《俄罗斯套娃》[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2期
  • 孔德罡(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玩家视点、“具身化”和时空“拟真”:游戏学和叙事学视域下的游戏叙事学[J].上海文化,2022,第2期
  • 王继军.此中有真意[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2期
  • 艾玛.洞内七步:我在短篇小说创作中遇到的最困难的事[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2期
  • 马兵.因“法”之名艾玛小说的一种读法[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2期
  • 泓峻,刘立山(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左联”时期文艺大众化讨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影响——以阳翰笙的两篇文章为切入点[J].上海文化,2022,第2期
  • 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谈谈当代文学的“历史化”——答《上海文化》问[J].上海文化,2022,第2期
  • 梁钺皓(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进城者”与“新都市人”:中国当代城市文学的两种写作心理——以邱华栋20世纪90年代创作为中心[J].上海文化,2022,第2期
  • 战玉冰(复旦大学中文系).“南方上海”与“忧郁”主体——论王宏图的小说创作及美学风格[J].上海文化,2022,第2期
  • 冯伟(辽宁大学文学院).现代性视阈下晚清通俗文学的接受困境与价值转向——以《九尾龟》为例[J].上海文化,2022,第2期
  • 周珉佳(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当代电影如何向传统戏曲借力、借智、借势——由《八佰》谈开去[J].上海文化,2022,第2期
  • 黄德海.读《金克木集》随札[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2期
  • 陈丽.叙事与当代道德主体的困境读尹学芸小说《乌龙球》及其他[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