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马丽杰1,2,武占敏3,张俊杰2,吕文1,张伟1,杨政伟4,卓玛曲措5,胡小平2(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农村部黄土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鄂尔多斯市植保植检站;鄂尔多斯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内蒙古苜蓿锈菌越冬的分子定量检测[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4期
  • 陆梅1,李宏2(陕西省农业检验检测中心;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不同酸溶解体系下饲料用膨润土中铬的测定[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4期
  • 詹海仙,杜晨晖,刘晓丽,裴香萍,李睿,张月荣,张朔生(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山西省3种野生黄芩属植物表型及分子水平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4期
  • 宋明丹1,2,李正鹏1,詹舒婷1,李飞1(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国家农业环境西宁观测实验站).覆膜和生物炭对马铃薯干物质量积累与分配动态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4期
  • 陈丽娟1,杨亚明1,戚英伟2,杜薇1,殷伟杰1,任小林1,丁毓端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桑食品研究所/农业部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翠香’猕猴桃黑头病常温贮藏期间生理特性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4期
  • 史光珍,高鑫,朱新霞(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洲城镇与山盆系统生态兵团重点实验室).GbCDPK83基因在干旱胁迫下的功能鉴定[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4期
  • 杨静,梁琪,宋雪梅,张炎(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省功能乳品工程实验室).夏季高原牧草脂肪酸与牦牛乳脂脂肪酸特征及相关性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4期
  • 董云杰,呼延艺洁,王金平,韩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优化施肥对关中灌区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3期
  • 孙亚钦1,叶盛嘉1,范国安1,2,张影1,刘星1,吴大付1,王菲1(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麦田土壤解磷细菌的筛选及其解磷能力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3期
  • 赵芳芳,郭学良,刘研,汪月宁,殷梦婷,代红军(宁夏大学农学院).冬前喷施EBR对‘美乐’葡萄枝条生理特性及萌芽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3期
  • 冯鹏龙1,韩睿1,王亚艺1,邵登魁1,李全辉1,2,钟启文1(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基于SSR标记辣椒品种DNA指纹图谱的构建[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3期
  • 唐光木1,2,侯艳艳3,潘金龙3,张云舒1,马海刚1,徐万里1(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棉杆生物炭对棉花根系特性及生理代谢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3期
  • 梁雪齐,张锋,陈猛,李玲,吴全忠,陈国栋,翟云龙(塔里木大学农学院).株、行距配置对南疆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3期
  • 赵英1,郭旭新1,杜璇1,闫小红1,高志永2,支玉玺3(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功县园林工作站).不同秸秆覆盖对猕猴桃园土壤水分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3期
  • 魏征1,邹燕1,陈澎军2,韩继军2,缪源卿2,易镇邪1,屠乃美1(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地球化学勘查与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不同杂交籼稻品种在盐碱胁迫下钠钾离子变化及产量的比较[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3期
  • 郭成1,2,王宝宝3,邓东4,张小杰5,王春明1,周天旺1,李敏权1,2,郭致杰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玉米茎腐病病菌禾谷镰孢复合种遗传多样性[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3期
  • 张耀文,关周博,李少钦,侯君利,董育红,张文学,田建华(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陕西油菜分中心).甘蓝型油菜黄化转绿型突变系的光合特性[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3期
  • 马永慧1,李进1,可静2(新疆特殊环境物种保护与调控生物学实验室干旱区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乌鲁木齐市十三中学).黑果枸杞 LrPIP1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外施水杨酸对其在干旱胁迫下表达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3期
  • 刘宇晓1,郭凤霞1,陈垣1,2,王红燕1,焦旭升1,金建琴1,刘晓峰1(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学院/甘肃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药用植物栽培育种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天士力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特色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实验室/甘肃省特色药材规范化可追溯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天诱变种苗大小对当归物候特征、抗逆生理特性及药材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3期
  • 张艳杰,欧春青,王斐,马力,姜淑苓(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梨F1代枝干轮纹病抗性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3期
  • 向安妮1,许爽1,鞠红梅1,赵诗宇1,岳田利1,2,袁亚宏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遏蓝菜硒蛋白的纯化、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3期
  • 梅雪丽1,曹乐2,梁玉蓓1,李佳珈1,曹翠玲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防菌K3对甜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3期
  • 成敏,潘学燕,史亚歌,顾玉兰,丁秀梅,陈利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西北农业学报》编辑部).《西北农业学报》30年科研报道之变迁[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3期
  • 刘子刚,卢海博,赵海超,王炯琪,和江鹏,王雨晴,黄智鸿,赵海香,魏东(河北北方学院河北省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分析检测重点实验室).旱作区春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及酶活性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2期
  • 万颖1,杨红云2,王映龙1,罗建军1,梅梦3(江西农业大学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江西省商务学校基础教学部).基于图像分割与卷积神经网络的水稻病害识别[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2期
  • 魏佳1,Richard John Tiika1,段慧荣2,马彦军1,张永涛3,马瑞1(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兰州市经济作物试验推广站).NaCl胁迫下黑果枸杞幼苗生长及Na+、K+吸收与分配的变化[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2期
  • 孙楠楠1,周全1,职蕾1,乔朋放1,牟丽明2,倪胜利3,Dauren Serikbay1,4,李兴茂3,胡银岗1,陈亮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旱区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赛富林农业技术大学).240份小麦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与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