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巨保(鸦片战争博物馆).从重农兴农到促农济农:林则徐农政思想与农业实践[J].农业考古,2021,第3期
  • 王荧,沈志忠(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日本农业“走出去”人才体系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考古,2021,第3期
  • 钮希强(泰州市博物馆).道光二十八年扬州卫三帮漕运水程清册研究[J].农业考古,2021,第3期
  • 毛逸群(香港岭南大学历史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以土化洋:穆懿尔与山西农业近代化[J].农业考古,2021,第3期
  • 李萌(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试论仰韶文化陶质酒器[J].农业考古,2021,第3期
  • 吉顺平(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农桑要览》的作者、成书、内容及其佚文考[J].农业考古,2021,第3期
  • 范贝贝(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清代海河水系沿岸市镇文化中心地角色的考察与剖析 ——以独流镇、胜芳镇和彭城镇为中心[J].农业考古,2021,第3期
  • 白燕培(辽宁省朝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朝阳的陶制农具述略[J].农业考古,2021,第3期
  • 黄炜炬(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吕氏春秋》“《上农》四篇”来源新解[J].农业考古,2021,第3期
  • 吴锋钢(宁波市江北区文物管理所).宁波庶来遗址双孔小石刀考析[J].农业考古,2021,第3期
  • 羌建1,马万明2(南通大学文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刘瑞龙农业思想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J].农业考古,2021,第3期
  •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农业考古》编辑部).《农业考古》40周年刊庆暨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史学术研讨会征稿函[J].农业考古,2021,第3期
  • (《农业考古》编辑部).《农业考古》投稿声明[J].农业考古,2021,第3期
  • 蒋敏(安徽农业大学).新式茶饮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农业考古,2021,第2期
  • 陶德臣(陆军工程大学).习近平关于茶文化论述的内涵及意义[J].农业考古,2021,第2期
  • 李法营,宋琴,石明,蓝增全(西南林业大学).自然博物馆的生态文明教育功能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西南林业大学世界古茶树原产地资源展馆为例[J].农业考古,2021,第2期
  • 陈佳雯1,林秀玲2,孙彬妹1,刘少群1,郑鹏1(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特色工夫茶联盟).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潮州工夫茶[J].农业考古,2021,第2期
  • 顾雯1,2,宋时磊3,4(日本东海大学;佐贺茶学会;武汉大学文学院;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茶器名物记”文献与日本茶道的成立* ——以镰仓到江户时代为中心[J].农业考古,2021,第2期
  • 郭际1,易魁2,李懿2(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茶道中的共情观:传统文化促进民心相通[J].农业考古,2021,第2期
  • 张月琴(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生态研究院).采茶歌在山西的演变与流传[J].农业考古,2021,第2期
  • 陈波先(豫章师范学院).“茶”字产生的原因探析[J].农业考古,2021,第2期
  • 徐珩1,徐千懿2(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唐至清饮茶法流变对茶托形制、功能变化的影响* ——兼论其对当代茶具设计的启示[J].农业考古,2021,第2期
  • 黄春1,陈蕴茜2(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所;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茶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以江西资溪县为例[J].农业考古,2021,第2期
  • 赵国栋(西藏民族大学).共享与互构:藏、川、滇三地茶叶标识“火焰图”分析[J].农业考古,2021,第2期
  • 宋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陆羽《茶经》水之意象分析* ——兼论汲水煮茶与道家哲学精神[J].农业考古,2021,第2期
  • 刘超凡(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近三十年来茶马古道研究综述[J].农业考古,2021,第2期
  • 施由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茶叶和茶文化走向更广阔世界的机遇与挑战[J].农业考古,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