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白勇1,孙国威1,惠胜利2,徐龙达2,赵卫东2,田永花2,彭渤2(浙江大学建工学院;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冰荷载作用下钢带柔性管力学性能研究[J].船舶力学,2021,第3期
  • 屈凯旸1,王斌1,2,范军1(上海交通大学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技术重点实验室).部分浸水周向开口圆柱壳声散射特性研究[J].船舶力学,2021,第3期
  • 魏东泽1,阙小玲1,杨晨斌1,白兴兰2(浙江海洋大学海洋工程装备学院;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两种典型立柱截面浮式平台涡激运动耦合特征试验研究[J].船舶力学,2021,第3期
  • 赖文斌,李德堂,谢永和,华军,申宏群,陈丽雪,梁小飞(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海大1号”摇臂式波浪发电装置水动力性能研究[J].船舶力学,2021,第3期
  • 刚旭皓,田于逵,季少鹏,国威,寇莹(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盐水柱状模型冰弯曲强度试验分析[J].船舶力学,2021,第3期
  • 叶金铭1,于安斌2,王威1,王友乾3,曹彦涛4(海军工程大学舰船与海洋学院;海军工程大学振动与噪声研究所;海军上海地区装备修理监修室;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船舶振动噪声重点实验室).扭曲舵空泡观测实船试验研究[J].船舶力学,2021,第3期
  • 田宏业,刘朋,胡志宽,邱立凡,陶沙(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基于半解析法的功能梯度圆锥板自由振动特性[J].船舶力学,2021,第3期
  • 苗玉基1,2,陈徐均1,叶永林2,施杰1,黄恒1(陆军工程大学野战工程学院;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波流联合作用下通载浮桥动力特性研究[J].船舶力学,2021,第2期
  • 顾洪禄1,郭海燕1,李效民1,刘震1,李朋2,王宣淇1(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基于柔性杆理论的脐带缆涡激振动数值模拟系统[J].船舶力学,2021,第2期
  • 张磊,李彬,杨自春,陆英栋(海军工程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水下圆柱舱段模型耦合噪声源识别及空间声场定位研究[J].船舶力学,2021,第2期
  • 潘雨村,谢志勇,周其斗(海军工程大学舰船与海洋学院).水平面操纵运动中潜艇受到的“离面载荷”的数值模拟[J].船舶力学,2021,第2期
  • 潘兴隆1,张鲁君2,贺国1,张攀1(海军工程大学动力工程学院;91878部队).舰船内腐蚀海水管路剩余强度预测模型及试验验证[J].船舶力学,2021,第2期
  • 童韫哲1,2,范军1,2,王斌1,2,汤渭霖1,2(上海交通大学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周期纵肋圆柱壳声辐射[J].船舶力学,2021,第2期
  • 吴炜1,2,黄焱1(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考虑海冰漂移的船舶冰载荷分布模型试验[J].船舶力学,2021,第2期
  • 朱凌1,2,3,蔡伟1,2,史诗韵4,郭开岭1,2,高军营1,2(高性能船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船舶海洋与结构工程系;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反复碰撞载荷下船体结构弹塑性动态响应研究进展[J].船舶力学,2021,第2期
  • 焦甲龙1,陈超核1,任慧龙2(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真实海况下船舶水弹性响应及砰击载荷的大尺度模型试验研究[J].船舶力学,2021,第2期
  • 王双强1,回达2,张桂勇2,3,张智谦4,宗智2,3(贝德福德海洋研究所渔业与海洋部;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船舶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加坡高性能计算研究院).基于浸没光滑有限元法的双圆柱体运动问题研究[J].船舶力学,2021,第2期
  • 吴贝尼1,2,夏利娟1,2(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方法研究[J].船舶力学,2021,第2期
  • 史俊武,丁晨,刘爱兵,杨文凯(上海船用设备研究所).基于CFD的直翼推进器水动力性能研究及参数影响分析[J].船舶力学,2021,第2期
  • 郭桐桐,张爱锋,俞白兮(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基于LS-DYNA的带球封头耐压结构深海碰撞仿真[J].船舶力学,2021,第2期
  • 王磊,唐登海,刘登成(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带前置定子导管桨非定常力特性计算分析[J].船舶力学,2021,第2期
  • 邹冬林1,2,焦春晓1,2,徐江海1,2,塔娜1,2,饶柱石1,2(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船舶桨-轴系统双向流固耦合动力学建模方法研究[J].船舶力学,2021,第1期
  • 骆寒冰1,2,刘福升2,罗晓2,谢芃1,2(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横浪海况下“蓝鲸”号起重船吊装上部组块运动响应研究[J].船舶力学,2021,第1期
  • 邹昶方1,2,3,蔡忠华2,3,王德禹2,3(江苏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液舱在弹性支撑下的晃荡载荷试验研究[J].船舶力学,2021,第1期
  • 张智奇1,2,3,任浩杰1,2,3,付世晓1,2,3,张萌萌1,2,3(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均匀流作用下双柔性异管径立管响应特性试验研究[J].船舶力学,2021,第1期
  • 张能1,2,何琳1,2,李彦1,2(海军工程大学振动与噪声研究所;船舶振动噪声重点实验室).圆柱壳体内主被动隔振过定控制系统试验研究[J].船舶力学,2021,第1期
  • 王文华,邸晓宁,齐月才,黄一(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FLNG-LNGC并靠外输系统参数对双体水动力性能的影响[J].船舶力学,2021,第1期
  • 王志鹏,郝寨柳,田于逵(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基于FEM/SPH耦合方法的极地运输船舶冰阻力预报研究[J].船舶力学,2021,第1期
  • 陈美霞,陈琦(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简化双层底结构振动传递及抑制特性分析[J].船舶力学,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