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显坤1,2,黄诚华1,2,潘雪红1,魏吉利1(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蔗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突背蔗犀金龟雌雄成虫的鉴别方法[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2期
-
翟欣,潘志萍(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跳小蜂科Encyrtidae研究状况的文献计量分析[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2期
-
张晓明1,柳青2,李宜儒1,胡昌雄1,赵浩旭1,陈国华1,张宏瑞1,李正跃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保山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六种常见杀虫剂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的毒力测定[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李钊1,张杰2,武玉国2,乔康1,王开运1,姜莉莉3(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农药环境毒理研究中心;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23种农药对松毛虫赤眼蜂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性评价[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王岩,陶常诚,李琪,庞槐,米凯玉,孙冰婉玉,宋关玲(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阿尔泰蝠蛾(鳞翅目:蝠蛾科)活蛹性别的无损鉴别方法[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申建梅,陈炳翰,黄丹青,何梦琪,胡黎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小菜蛾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陆沁1,杨子祥1,吴海霞1,陈航1,2,陈晓鸣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国家林业局资源昆虫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角倍蚜虫瘿的组织学结构与功能解析[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马宝旭1,2,巫鹏翔1,2,徐婧1,何嘉3,张蓉3,张润志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异色瓢虫对枸杞木虱捕食功能及田间捕食效果[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王圣印,骆伦伦,丁筠,张大羽(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不同秸秆对黄粉虫生长及海藻糖含量变化的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张洪志,高飞,刘梦姚,王曼姿,韩艳华,孔琳,陈红印,刘晨曦,王孟卿,张礼生(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十年全球小型寄生蜂滞育研究的新进展[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吕兵,孙猛,翟一凡,陈浩,于毅,郑礼(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敌与授粉昆虫研究中心).短期食物驯化对麦蛾卵饲养的东亚小花蝽的捕食功能反应影响[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李强1,2,刘奎2,付步礼2,曾东强1,夏西亚2,3,邱海燕2,唐良德2(广西大学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不同食料对黄胸蓟马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金倩1,2,阮倩倩1,陈芬1,刘博1,蔡卫佳1,张爱兵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藏高原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鳞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多样性的初步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周昱晨1,何海敏2,薛芳森2(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西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光周期和温度对大猿叶虫泰安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李娴1,2,何钊1,2,丁伟峰1,2,张欣1,2,孙龙1,2,冯颖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国家林业局资源昆虫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美洲大蠊油脂对过氧化氢诱导SH-SY5Y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李海强,李号宾,丁瑞丰,阿克旦吾外士,潘洪生,徐遥,王冬梅,刘建(农业部西北荒漠绿洲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库尔勒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转(Bt Cry1Ac+CP4EPSPS)基因抗虫抗草甘膦棉花对草甘膦的耐受性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鲁玉杰,潘娅梅,刘凤杰,王争艳,赵亚茹,苗世远(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粮食储藏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嗜虫书虱触角的超微结构及其在交配行为中的作用[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张敏1,2,张古忍2(南华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中山大学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头金蝇β-actin基因克隆与多克隆抗体制备[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陈辅铭,张晓明,柳青(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高榕果内两种共存榕小蜂染色体比较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曹成全1,刘倩2,陈申芝1,童超1,王淑颖1,李旭月1,阮倩茜1(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属模巨齿蛉末龄幼虫的打洞行为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王志娟1,张连生2,Baode WANG3,张永福4,许志春1(北京林业大学林木有害生物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平县林业局;美国农业部植物保护与检验局;北京十三陵林场).亚洲舞毒蛾幼龄幼虫刚毛特点及其与扩散关系初探[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方旭1,孙虹霞1,廖业1,喻国辉2,杜联峰1,杨瑞1,夏嫱1(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Zn2+胁迫对黑水虻幼虫血淋巴能量物质影响的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高延富,李俊俊,余静,金丰良,郑锦龙,许小霞(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生物农药创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小菜蛾Cactus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张振国,滕开建,李后魂(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革叶算盘子与两种头细蛾互惠共生体系的生物学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武二忠,陈春霞,苏宏华,杨益众(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取食转基因棉的棉大卷叶螟对中华通草蛉捕食功能与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查玉平1,张子一1,乐建根2,喻卫国3,陈京元1(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竹山县林业局;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人工环境下肚倍夏迁蚜的迁飞与繁殖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孙龙1,2,何钊1,2,赵敏1,2,和锐1,2,冯颖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国家林业局资源昆虫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地鳖虫HPLC指纹图谱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庞正平1,吴敬2,金占宝1,朱方丽2,史建农2,陈晓彬2(常州市武进区白蚁防治所;常州市白蚁防治中心).黑胸散白蚁对不同材料及3种处理方法偏好性的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朱丹荔1,苏湘宁1,邓海滨2,凌冰1,张茂新1(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生物农药创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烟草南雄科学研究所).替代性饲料及人工饲料对捕食性天敌昆虫生命参数影响的研究进展[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
彭露1,2,3,邹明民1,2,3,汪蕾1,2,3,王清1,2,3,储丽娜1,2,3,尤民生1,2,3(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害虫生态防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回交对小菜蛾近交种群适合度衰退的清除效应[J].环境昆虫学报,2018,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