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钰,戴群(南京博物院).“城市历史景观再现”展览模式探索 ——以民国馆和“因运而生”展为例[J].东南文化,2021,第3期
-
(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出版《南博讲坛(2016—2019年)》系列丛书[J].东南文化,2021,第3期
-
(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出版《大运河文化研究论集》[J].东南文化,2021,第3期
-
许晶晶1,周金波2,乙海琳3(南京博物院;泰州市博物馆;杜伦大学).江苏东台开庄遗址制骨手工业试析[J].东南文化,2021,第3期
-
李竹(南京博物院).“零展品”博物馆展品体系构建 ——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品征集为例[J].东南文化,2021,第3期
-
(《东南文化》编辑部).《东南文化》征稿启事[J].东南文化,2021,第3期
-
谢雨婷(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可及性:公众感知视角下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周婧景(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物馆以“物”为载体的信息传播:局限、困境与对策[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徐延章(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新技术条件下的博物馆智慧服务设计策略[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邱冰,张帆(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集体记忆与大运河原生性景观的认知与描述[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肖波,黄晶莹(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灾难记忆与新冠疫情纪念空间构建理路[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纪晓宇(临沂大学传媒学院).泛在化连接:数字时代博物馆藏品的展示与传播[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刘德凯(早稻田大学文学研究科).汉晋时期马蹄形带具的考古学研究[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刘芳芳(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汉代玳瑁器初步研究[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祁海宁(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东晋阿育王像研究 ——以长干寺阿育王像为主[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安来顺(上海大学文学院).融入可持续发展目标:博物馆“重塑”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沈辰(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新冠疫情下的博物馆:困境与对策[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宋厚鹏(南开大学文学院).海洋文化记忆的建构与传承:国家海洋博物馆文化展示的视觉逻辑[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于晖(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老龄化社会进程中博物馆的职能拓展 ——日本学者相关研究及启示[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柏宇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冶候官考[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马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灾害类博物馆的叙事图式构建[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宗苏琴(扬州博物馆).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的多元、包容与平等建设 ——从扬州博物馆谈起[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朱良赛,惠强,杜平,杜超(连云港市博物馆).江苏连云港海州区张庄五代至宋墓葬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解华顶(淮北市文物局;淮北市博物馆).安徽淮北烈山窑址2017年考古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孙博(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南海Ⅰ号”南宋沉船出水瓷器阿拉伯文墨书题记考释[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董文斌,高明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曲阜旧县四街窑址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李西东,黄佳丽,宁娜(镇江博物馆).江苏句容宝华牡丹西路六朝墓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
(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推出大运河文化读本《大运河的故事》[J].东南文化,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