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淑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知识员工职业发展“35 岁困境”:基于不确定性视角的解释[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3期
-
刘珈彤,朱晓文,李玉磊(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制度、平台与人际关系:高校“青椒”职场生活质量 核心要素的质性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3期
-
许克松1,孙楚航2,3,唐飞4,谢沁怡5,于涛6,罗亮1(西南大学团委;西南大学党委学工部;西南大学学生处;西南大学党委学工部学生园区育人服务中心;西南大学学工部;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一场国际思政大课:青年大学生关注 美国大选的现象透视与思考 ——基于全国58 所高校11231 名大学生的实证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3期
-
沈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中国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建构的理论预设[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3期
-
周碧蕾,谭良敏,刘俊(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我是谁”:零零后青年环球背包旅行中对话性自我的建构[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3期
-
曾雯露(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零零后初中辍学青年研究 ——基于对粤北某农村零零后辍学青年的深度访谈[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3期
-
杨守建.零零后的自我认知与建构[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3期
-
王昀1,徐睿2(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赣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打卡景点的网红化生成:基于短视频环境下用户日常实践之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2期
-
王艺璇1,安真真2(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注意力经济:电商直播中消费者注意力的生产与控制[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2期
-
陈玮璐(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青少年犯罪防治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之修改[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2期
-
熊柴1,任泽平2,裴桓3,王松山4(恒大研究院;恒大集团;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党委;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纪委).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2020)[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2期
-
孙晓冬(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青年夫妻的家务劳动投入:经济交换还是性别呈现?[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2期
-
陈小满1,樊小冬2(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为未来高校教师准备:博士生学术社会化过程探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2期
-
郑丁华,郭星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西方干预青少年网络暴力的有效措施及其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2期
-
殷晶晶1,班涛2(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市场区位:理解农村年轻人离婚空间分布特征的一个新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2期
-
杨建科,李慧(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从“失语者”到“屏民老铁” ——边缘青年群体基于快手平台的文化公民身份构建[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2期
-
邱幼云(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社工系).身份贬抑与关系重塑 ——基于90 后生育困难女性的个案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2期
-
宋德孝(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美对抗语境下看中国青年政治认知的结构性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2期
-
董伟,王毅杰(河海大学社会学系).青年社会注意力的形塑机制 ——以抖音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2期
-
战泓玮1,魏宝涛2(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从中美贸易争端看中国青年的民族主义话语表达 ——以B 站“《新闻联播》关于中美贸易争端报道”的相关视频为考察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2期
-
卢春天,马怡晨(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社会注意力的概念、功能及应用—基于青年网络主播的案例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2期
-
陈晨.当代青年群体的社会注意力转向[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2期
-
张欢1,朱战辉2(中山大学哲学系;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农村青少年教育城镇化的家庭策略、实践困境及其出路[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期
-
周孟杰1,吴玮2(长沙学院;泉州师范学院).三重勾连:技术文本、空间场景与主体行动 ——基于湖北乡村青年抗疫媒介实践的考察[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期
-
祝军1,岳昌君2,3(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调查:特征、动机与就业满意度 ——基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期
-
齐燕(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家庭伦理视角下农村青年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研究 ——基于甘肃会县高山村“大学生成窝”现象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期
-
舒丽瑰(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阶层分化视角下的农村学生进县城就学潮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期
-
刘芳,吕鹏(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污名化与身份抗争:校园欺凌发生的机制研究 ——基于四个典型欺凌案例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期
-
雷望红(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结构主义视角论寒门子弟的阶层困境与教育突围[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期
-
海莉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婆婆不是妈”:城市已婚青年女性亲属关系的重构与“个体-合作”型养老趋向 ——基于陕西省C 市的调研[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