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宏(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水彩与水墨的关联——从现存李铁夫的第一幅水彩画谈起[J].美术大观,2022,第7期
-
吴昱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系).中国现代图像学的雏形:民国时期的中国画读解与观看——以陈师曾的《读画图》和傅抱石的《观画图》为中心的考察[J].美术大观,2022,第7期
-
王家葵(成都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中国药学会药学史本草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四川省书法家协会).本草人参的图像学考察[J].美术大观,2022,第7期
-
马可昕(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蓝柳风韵与田园牧歌:18世纪中欧陶瓷装饰互译与再定义[J].美术大观,2022,第7期
-
谭频璇,陈祎玮(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十七世纪后的区域艺术史研究——浙江大学艺术史青年学者沙龙(第三届)纪要[J].美术大观,2022,第7期
-
殷曼楟(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知觉心理学与梅洛-庞蒂的对话:图像观看经验的生态视觉探索[J].美术大观,2022,第7期
-
陈平(上海大学).青年潘诺夫斯基对沃尔夫林风格理论的批判[J].美术大观,2022,第7期
-
甲畅.饮早茶(局部)[J].美术大观,2022,第7期
-
高世名,刘海勇(中国美术学院).“天下有风——刘海勇中国画作品展” 高世名、刘海勇对话摘录[J].美术大观,2022,第7期
-
杨振宇(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御风而行,草木皆生 观海勇的写意花鸟画创作[J].美术大观,2022,第7期
-
牛耕(巴州博物馆).新疆巴音郭楞考古发现的带扣研究[J].美术大观,2022,第7期
-
周博(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改革开放以来的视觉传达设计:媒介转型与社会变迁[J].美术大观,2022,第6期
-
鲁明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十月》、“社会参与”与艺术批评的困境——与克莱尔·毕夏普对话[J].美术大观,2022,第6期
-
叶露,黄子沅,徐江(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基于文献计量的设计符号学知识谱系及研究进路[J].美术大观,2022,第6期
-
鲍懿喜(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全球化语境下的整合设计观:Craig Vogel设计思想跨文化传播述评[J].美术大观,2022,第6期
-
陈晶(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宋代设计价值观在造物中的冲突与转译[J].美术大观,2022,第6期
-
李艳1,乐琛1,莫瑞林1,宋武1,2(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澳门城市大学).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审美奖赏研究[J].美术大观,2022,第6期
-
戴燕燕,左铁峰(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产品形态设计数字化及其策略研究[J].美术大观,2022,第6期
-
菅野智明1,2,3,范丽雅4(筑波大学艺术学系;日本中国文化学会;日本中国文化学会书学书道史学会;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附属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罗振玉与明治末期的东京[J].美术大观,2022,第6期
-
刘梦依(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武猛中郎将”之印年代考辨[J].美术大观,2022,第6期
-
邓启耀(广州美术学院).袒饰与严妆:佛教造像服饰的演化流痕[J].美术大观,2022,第6期
-
张卫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民族区域金工技、艺纪实——以喀什维吾尔族传统首饰“金珠”工艺为个例[J].美术大观,2022,第6期
-
潘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译介与建构:德国表现主义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报纸杂志上的传播与接受[J].美术大观,2022,第6期
-
胡素馨(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敦煌粉本及其画工实践[J].美术大观,2022,第6期
-
戴怡添,邵学成(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从考古新发现观察犍陀罗到龟兹的佛传图像新解读[J].美术大观,2022,第6期
-
王巍1,杨逸景2(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湖南大学智能产品体验设计工作室).智能产品时代的交互之变:面向实体可触交互的设计刍议[J].美术大观,2022,第6期
-
黄厚石(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具象性设计及其时空置换——中国白酒酒瓶设计中的叙事性特征研究[J].美术大观,2022,第6期
-
王先虎(清华大学中文系).《禹碑》考[J].美术大观,2022,第6期
-
练春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外民族服饰中的髦饰传统[J].美术大观,2022,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