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于苗苗1,马永红2,张乐3(北京科技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北京服装学院教务处).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十年变迁[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4期
  • 王定华(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为“十四五”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4期
  • 孟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法学院).高校招生权:属性界定、行权逻辑与司法审查[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4期
  • 鲍威1,吴嘉琦2,何峰3(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育学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教育管理办公室).如何适度布局博士生规模——基于导师指导规模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联性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4期
  • 温虹1,贾利帅2(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我国高校科研诚信政策研究——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4期
  • 邵建东1,2,牛晓雨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特征差异及关系研究——以装备制造大类专业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4期
  • 姜晓晖1,汪卫平2(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高校教师学术声誉研究:一种探索性激励机制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4期
  • 刘向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劳动强国劳动圆梦劳关天下[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4期
  • 张有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4期
  • 柳友荣(池州学院).高校劳动教育的三“非”倾向须关注[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4期
  • 周光礼(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四个突出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4期
  • 孙振东(西南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劳动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亟待加强[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4期
  • 卢晓东(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需加强劳动教育配套制度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4期
  • 廖辉(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推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实施的有效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4期
  • 蔡文浩(兰州财经大学).财经类大学劳动教育的规律性与特殊性[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4期
  • 王岩(清华大学党委).大学劳动教育的责任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4期
  •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Editorial Office(《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2020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基于14家教育类期刊的发文统计[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4期
  • 别敦荣(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新一轮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方案的特点、特色和亮点[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3期
  • 李锋亮,王瑜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研究生教育规模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与本专科教育规模的比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3期
  • 刘润泽,马万里,樊文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产教融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影响的路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3期
  • 孙阳春1,徐安琪2(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基本理论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我国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的公信力水平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3期
  • 张建卫1,宣星宇1,周洁2,滑卫军1(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四川警察学院警察管理系).国防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机理及启示——《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政策契机[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3期
  • 杨希1,李欢2(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学术创业如何影响学者科研产出——以“双一流”建设高校材料学科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3期
  • 林梦泉1,陈燕2,李勇3,张瑾4(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质专处).新时代大学学科成效评价理论框架与应用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3期
  • 亓晶1,周志强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行业特色高校科研创新与行业及区域双重服务面向的耦合态势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3期
  • 张炜(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型社会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发展演变[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3期
  • 刘璐璐1,吴薇2,3(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哪些因素影响了教育智库的影响力——基于全球43个教育智库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