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昱1,2,3,吴向东1,施长城2,3,张佳楫2,3,李娜2,3,马冶浩2,3,陶亮4,唐敏4,左国坤2,3(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与工程研究所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与工程研究所医用植介入材料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宁波市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基于力跟踪的上肢康复机器人系统中视觉与触觉反馈融合技术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4期
  • 李绪1,许子琢2,鲁俊3,保沁彤1,刘欣荣1,赵若欣1,许光旭3,4(南京医科大学;School of Kinesiology and Health Study of Queen University;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康复医学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康复医学科).基于肌张力描记技术测量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竖脊肌收缩特性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4期
  • 张豪杰1,2,3,王云雷1,2,3,樊令仲4,5,李芳1,2,3,刘静娅1,3,于少泓6,7,侯园园1,2,3,白晨1,2,3,李冰洁1,3,杜晓霞1,3,张通1,2,3(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科学所;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亚急性期脑卒中康复过程中半球间皮质结构可塑性差异[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4期
  • 王世琦1,2,高雅倩1,2,胥泽华1,2,林恒1,2,胥方元1,2,袁丽1,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西南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触觉振动反馈系统对单侧小腿假肢穿戴者平衡及行走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4期
  • 郑嘉元1,2,蒋静3,钱晨蕾1,2,胡家铭2,庄艺2,卢圣锋1,2(南京中医药大学针药结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基于PubMed数据库骶神经刺激疗法的临床研究特征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4期
  • 英小倩1,2,廖利民1,2,3,4(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泌尿科;首都医科大学泌尿外科学系).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大脑功能的连接变化[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4期
  • 郭华珍1,2,恽晓平1,2,张璞1,2,张慧丽1,2,高明明1,2,宋桂芸1,2(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基于脑损伤患者遗忘特征的个性化记忆康复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4期
  • 许晨晨1,姚明焰1,邱服冰2,郝传萍3,李安巧4,于文5,姜月帅1,朱婷6(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深圳大学体育部;北京联合大学;中国ICF研究院;北京市健翔学校;深圳龙岗特殊教育学校).基于ICF-CY的适应性韵律体操活动对低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4期
  • 郑欣1,2,戚艳艳1,2,周红俊3,2,康海琼3,2,佟艳铭1(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内分泌科;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脊髓损伤康复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标记物特点的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4期
  • 汪乐,徐林,胡传宇,张厚君,徐杰,赵毅,任敬佩,曾杰,于睿钦,穆晓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功能性电刺激改善脑性瘫痪儿童下肢及躯干功能的Meta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4期
  • 杨晓龙1,邱卓英2,3,邱服冰2,4,曹磊1,张甜甜1,宋为群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国康复科学所;深圳大学体育部).基于WHO-FICs的重症患者活动康复:Scoping综述[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4期
  • 谭金泽1,张鸣生2,曾凡令1,曾斌1,邱卓英3(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深圳大学平湖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国康复科学所康复信息研究所).基于国际健康分类架构构建新型冠状病毒病重症病区配对康复治疗模式及其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4期
  • 蒋莹1,房进平2,冯涛1,3,4,马惠姿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运动障碍性疾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神经康复中心帕金森病医学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帕金森病研究所).帕金森病患者不同焦虑程度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结构差异[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3期
  • 吴炜1,倪波业1,施加加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昆山市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扩展Barthel指数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信度与效度[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3期
  • 史珈铭,刘晓婷(浙江大学老龄和健康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学院).老年人社区康复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3期
  • 王娜1,2,李培兰1,2,刘芦姗1,2,王丰容1,2(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不同评分系统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死亡风险比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3期
  • 刘研1,巴赫2,赵邓3,刘丽3,李建飞3,王建3,李丽1,3(山东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基于头针的音乐疗法对卒中后抑郁疗效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3期
  • 王琼芬,王风波,王科,钟永强,王娇娇(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电针风池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保护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3期
  • 厉坤鹏1,周宗磊2,张梓楠1,施伯翰1,陈浩1,罗云1,朱燕1(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呼吸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肺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3期
  • 崔文华,王敏莉,杨清珊,马堆贤,梁红卫,陈向梅,渠旭升(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基于ICF核心分类组合运动疗法结合足底响声诱导法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3期
  • 林强1,2,3,4,郑煜欣1,3,廖婉晨2,罗志伟1,黎婉颖1,欧海宁1,2,4,梁俊杰1,2,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康复实验室;广州市加速康复腹部外科重点实验室).脑卒中患者静态平衡的足底压力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3期
  • 徐峰,张秦,陈小云,谢娜,靳婷婷,高谦(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康复医学科).腰痛康复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3期
  • 萧敦武1,2,陈楠3,王詠4,5,邱卓英6,7,8,伊丽奇4,朱平6(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系;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国康复科学所;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中国ICF研究院/潍坊医学院).中国物理治疗师胜任特征模型的探索性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3期
  • 王仪,张跃(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痉挛型脑瘫神经肌肉功能对步态的影响及针对性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3期
  • 张馨予1,杜小正1,王金海2,何文洁1,王娜娜1,王若州1,井维尧1,杨尚伟1(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大学第二医院).Netrin-1对脑梗死损伤的保护和修复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3期
  • 曹武婷1,朱毅2(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四川省妇女儿童医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郑州大学康复医院).循证物理治疗的推动者: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3期
  • 吴琼1,葛云祥2,马迪1,庞雪1,曹莹瑜3,潘钰1,窦维蓓2,4(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科;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光机电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影响脑卒中患者脑机接口上肢训练效果的相关因素[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3期
  • 葛微微,杨扬,王孝文(潍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吞咽障碍患者环咽肌的精准解剖学定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3期
  • 何艳1,2,张通1,3(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运动疗法科;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脑机接口技术在慢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