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路,陈艳,苏久龙,杜志伟,于瑞,胡楠,曾一鸣,余绵绚,洪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三维运动平台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与步行功能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4期
-
张意彬1,2,李剑峰2,喻洪流1(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器械学院).一种智能膝关节假肢及其步态对称性评价[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4期
-
朱长建1,郑邵骑1,2,贡智兵3,柯旭3,赵有鹏1,2(南京工程学院康尼机电产业研究院;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技术中心).基于三自由度模型的电动轮椅操纵稳定性优化与仿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4期
-
于歌,王璐,陈亚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康复医学科).全身振动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姿势稳定性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4期
-
高飞1,2,刘丽旭1,2,袁永学3,2(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听力语言科;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脑干卒中导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4期
-
孙凤宝,曾雅琴,欧阳瑶,金振华,章晓峰(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浙江省康复与运动医学研究所,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双侧对称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梁天佳,龙耀斌,陆丽燕,周金英,黄福才,邬映超,龙耀翔,韦小翠(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绳带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胡雪艳1,2,江晓峰3,山磊1,2,杨凌宇1,2,陈予东1,2,马琳1,2,刘丽旭1,2,张通1,2(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一科;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低频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庞争争1,吕亚希1,高春华2,于利国1,张环1(武汉市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王梓彤1,马松翠2,徐丽丽3,马瑞1,孙旭1,程梅1(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烟台毓璜顶医院;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肢体残疾人自我效能感、照顾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章晓峰,刘勇,金振华(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浙江省康复与运动医学研究所,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经外耳皮肤迷走神经电刺激联合双侧上肢训练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张雪茹1,2,陈思齐1,2,胡伟斌2,3,刘巧云1,2(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康复科学系/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基于ICF-CY的残疾儿童综合性口语沟通功能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唐芷晴1,2,刘天昊1,2,韩凯月1,2,刘影1,2,赵京都1,2,张皓1,2,3,4(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康复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近5年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郭帅1,2,赵艺皓3,刘尚君1,郑晓瑛2,3(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北京大学亚太经合组织健康科学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基于VOSviewer中国残疾研究的循证证据[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袁元,张国辉,张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运动性肌肉损伤物理治疗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黄凯琪1,辛榕1,凌耿强2,王朴1(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康复医学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神经医学中心).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Scoping综述[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王海波1,2,3,陶媛媛1,2,3,李静1,2,3,孙建军4,谢天培2,3,仇浩2,3,范颖洁2,3,李建军5,6,7,苏敏1,2,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苏州大学康复研究所;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苏州大学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苏州高新区中医院(苏州高新区横塘人民医院)康复科;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中国康复科学所神经损伤与康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神经损伤与修复研究所).经颅直流电刺激协同患侧下肢强制性负重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邱晓,凌骏麒,从洋洋,白玉龙(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院区)康复医学科).3D扫描容积法评定上肢远端体积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李慕瑶1,2,王梅1,杜亮1,童露2,许三雄2(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院;武汉市东湖医院).基于WHO-FICs架构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老年冠心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田俊夫1,蔡玉军2,杨剑1(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教务处).残奥项目肢体残疾运动员距离视知觉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于丽丽1,2,黄秋晨1,2,崔志刚1,3,李德盛1,2,胡春英1,2,叶淼1,2,刘克敏1,3(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骨疾病物理疗法科(PT2科);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骨科及骨关节康复科).中老年女性早期膝骨关节炎的肌肉结构参数特征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刘思思1,王艺铮2,刘亚男1,惠慧1,吴晓莉3,王海锋1(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口腔科;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贵宾康复科;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偏瘫患者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口腔卫生行为的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3期
-
马启寿1,2,李中元1,2,符卫卫1,2,林茜1,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建省康复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步行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2期
-
刘明月1,樊亚蕾2,张蒙2,宋薛艺1,李哲1,3,4(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河南省康复医学重点试验室;郑州大学康复医学研究所).近10年脑机接口技术用于脑卒中康复领域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2期
-
王骏昇1,孟皎2,郭子肈2,蒋长好1(首都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身心锻炼对睡眠质量影响的系统综述[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2期
-
徐悦莹1,2,郑洁皎1,2,高文1,丁建伟1,陈茜2(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基于WHO-FICs作业治疗改善脑卒中上肢功能效果的系统综述[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2期
-
张丽英1,2,王杰宁1,2,于小明2(上海中医药大学市七临床医学院;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2期
-
罗启航1,2,3,吴羽皙1,2,3,张嘉璇2,黎婉颖1,2,3,欧海宁1,2,3,林强1,2,3,梁俊杰1,2,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高校生物靶向诊治与康复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康复实验室).老年人平衡功能的脑网络变化:基于功能性近红外线光谱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