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柄麟1,2,张振克1,2,纪学朋1,蒋生楠1,魏国恩1,周珂旭1,王佩玉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功能空间配置——以海南岛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4期
  • 候勃1,岳文泽1,马仁锋2,王腾飞3,贾艺璇1(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海陆统筹的挑战与路径[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4期
  • 徐鹤1,2,3,4,张玉新1,2,3,4,侯西勇1,3,4,李东1,3,4(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2010—2020年中国沿海主要海湾形态变化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4期
  • 袁海红1,2,3,吕旖1,张时婧1(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宁波市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宁波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宁波大学东海战略研究院).海岛养殖户台风灾害适应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4期
  • 高丽萍1,2,3,4,蔡国田1,2,3,4,卢斯煜5,白如雪1,2,3,4,陈毓暑1,2,3,4(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海上深水区风电场并网的空间布局优化——以粤东地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4期
  • 马仁锋1,2,3,朱保羽1,马静武4,邵子豪4(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宁波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宁波大学东海战略研究院;温州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海域功能分类体系协调性判别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4期
  • 马彬彬,何钰滢,戴志军(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流域和河口高强度人类活动对崇明岛滩涂资源变化过程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4期
  • 刘永超1,2,3,李加林1,2,3,王新新4,何改丽5,李东霖6,赵赛帅7,赵冰雪5,孙超1,2,3(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宁波大学东海战略研究院;宁波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宁波市测绘和遥感技术研究院).浙江三门湾湿地遥感时间序列演变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4期
  • 贾培宏1,2,韩梦真1,唐得昊3,周雪晴4,黄威达1,黄朝明1(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海南省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基于资源环境保护的清澜港红树林海岸塑料污染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4期
  • 李加林(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宁波大学东海战略研究院;宁波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助力蓝色国土、美丽中国的知行合一:海洋资源经济与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写在专辑刊发之后的话[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4期
  • 李加林,谢慧明(宁波大学东海战略研究院).宁波大学东海战略研究院简介[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4期
  • 许玉洁1,刘曙光1,2(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海洋发展研究院).黄河流域绿色创新效率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3期
  • 王成,代蕊莲,陈静,沈悦,冀萌竹(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实验室西南山地生态循环农业国家级培育基地).乡村人居环境系统韧性的演变规律及其提升路径——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西部片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3期
  • 王淑佳1,孙九霞1,2,3(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普适道路还是隐形门槛?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的外源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3期
  • 刘雨婧,唐健雄(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中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3期
  • 任以胜1,2,3,陆林4,韩玉刚1,2(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安徽师范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院;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新旅游资源观视角下旅游资源研究框架[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3期
  • 杨骞1,司祥慧2,王珏2(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减排增汇目标下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测度及分布动态演进[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3期
  • 唐林1,2,3,罗小锋1,2,3(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邻里效应能否促使稻农施用生物农药?——基于鄂、赣、浙三省农户调查数据的考察[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3期
  • 李维航1,2,张高军1,3,陈森4,邱子健1(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暨南大学“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日本东海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竞争力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对地方经济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3期
  • 张明斗,翁爱华(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协调性[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3期
  • 董世魁1,唐芳林2,平晓燕1,杨秀春1,杨智2,林长存1,卢欣石1,王铁梅1,纪宝明1,徐斌1,苏德荣1(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新时代生态文明背景下中国草原分区与功能辨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3期
  • 张超1,2,3,杨艳昭1,2,4,封志明1,2,4,郎婷婷1,2,刘莹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基于人粮关系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格局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3期
  • 余智涵1,2,宁卓1,2,杨红强1,2,3(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随机价格下杉木人工林的碳汇收益及最优轮伐期确定[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3期
  • 富丽莎,潘焕学,秦涛(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森林保险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异质性营林主体视角[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3期
  • 王婷,李双双,延军平,何锦屏(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基于ENSO发展过程的中国夏季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3期
  • 杨泽龙1,李艳忠1,梁康2,星寅聪1,李超凡3,马燮铫1,韩越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植被恢复背景下黄河中游及6个典型流域蒸散发及其组分变化格局[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3期
  • 王梓羽,汪德根,朱梅(苏州大学建筑学院).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异及形成机理[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3期
  • 刘志华1,徐军委2,张彩虹1(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PVAR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2期
  • 谢花林,黄萤乾(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以闽赣湘山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2期
  • 刘蒙罢1,2,张安录1,2,文高辉3(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生态与环境经济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区域差异与空间收敛[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