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肖萌1,袁选俊1,吴松涛1,谢宗瑞2,王成云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砾岩储层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黄羊泉地区百口泉组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3期
  • 张彦欣1,齐永安1,2,刘炳辰1,代明月1,2,王敏1,2,李妲1,2(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河南寒武系苗岭统微生物成因构造与后生动物扰动构造的交替发育[J].沉积学报,2023,第3期
  • 陈全红1,赵红岩1,李全1,张科1,阳怀忠1,陈经覃1,李克永2,3,郭家铭1,饶勇1(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省煤炭绿色开发地质保障重点实验室).乍得Doseo盆地白垩纪沉积充填演化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沉积学报,2023,第3期
  • 冯宇翔1,2,宋金民1,2,刘树根1,3,杨迪1,李智武1,金鑫1,2,范建平1,2,王佳蕊2(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西华大学).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风暴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沉积学报,2023,第3期
  • 刘彦锋1,段太忠1,龚伟2,廉培庆1,张文彪1,黄渊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基于深度学习的地层沉积正演模拟代理模型构建与应用[J].沉积学报,2023,第3期
  • 张佩1,钱其豪2,姜明忠1,陈续琴1,王爱明1,柴新1,宋祖勇1,冯文杰3(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干旱湖盆边缘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 ——以青海尕斯库勒油田下油砂山组VI 油组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3期
  • 袁静1,周涛2,景安语3,孙超3,马立驰4,吴根杰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断陷湖盆斜坡带储层差异性成岩—成储模式——以渤海湾盆地埕北低凸起东部斜坡带东营组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3期
  • 吴开钦,李凤全,王天阳,叶玮,贾佳,朱丽东,汪玲玲(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金华红土网纹成因的磁学证据[J].沉积学报,2023,第3期
  • 潘双苹1,胡光明1,唐友军2,刘忠保1,徐佑德3,修金磊3,魏薇1,张欣越2(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断裂组合导流作用对扇三角洲形态的影响——基于盆1井西凹陷百口泉组的沉积物理模拟实验[J].沉积学报,2023,第3期
  • 张莹,陈少平,刘志峰,杨东升,耿名扬,吴斌(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沉积环境对渤海金西A洼烃源岩的控制作用[J].沉积学报,2023,第3期
  • 郝榕荣1,杨怡红2,朱龙海1,3,朱颖涛4,袁晓东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省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环境敏感因子在威海湾沉积环境中的应用比较[J].沉积学报,2023,第3期
  • 刘佳庚1,王艳忠1,操应长1,孙沛沛1,何旭豪2,何瑞武3,郭迎春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临盘采油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惠民凹陷大芦家地区沙一中亚段沉积特征及储层评价[J].沉积学报,2023,第3期
  • 程浩1,金振奎1,余文端2,李百强3,朱小二4,陈斌5,吴珍珍5(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海油研究总院责任有限公司;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基于分形理论、因子分析的储层分类评价依据——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三段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3期
  • 韩岩松1,张璐1,乔璐璐1,2,仲毅1,缪红兵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锋作用下环山东半岛海域悬沙浓度多时间尺度变化[J].沉积学报,2023,第3期
  • 耿海波1,付世骞2,师明川2,张加赢1,郭会灿1,安丽平3(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药品工程系;河北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河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东胜铀矿床中主要微生物成矿因素实验研究[J].沉积学报,2023,第3期
  • 常晓琳1,2,侯明才1,2,石和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自然资源部深时地理环境重建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龙门山中上泥盆统腕足动物的附生生物及其生态响应[J].沉积学报,2023,第3期
  • 党文龙1,2,高岗1,2,刘建平3,刚文哲1,2,王成云4,杨尚儒1,2,雷宇3,张莉莉1,2,段延娟1,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烃源岩受石炭系充填影响的研究[J].沉积学报,2023,第3期
  • 李佳阳1,江东辉2,朱志立3,杨鹏程2,张枝焕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热成熟度对煤中苯并萘并呋喃分布的影响及其地球化学意义[J].沉积学报,2023,第3期
  • 王小娟1,王昌勇2,陈小二3,刘帅2,范亚楠2,林如南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川西—川中地区上三叠统地层对比及沉积充填特征[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王鑫锐,孙雨,刘如昊,李钊(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陆相湖盆细粒沉积岩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进展[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李相博1,2,朱如凯3,惠潇4,苏明军1,2,邱振3,黄军平1,2,张艳1,2,王菁1,2,刘化清1,2,李士祥4,李树同5,杨占龙1,2,郭精义1,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集团油藏描述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晚三叠世卡尼期梅雨事件(CPE)在陆相盆地中的沉积学响应——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屈童1,2,高岗1,2,徐新德3,黄志龙1,2,甘军3,梁刚3,游君君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三角洲—浅海沉积体系陆源有机质沉积模拟实验研究——以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崖城组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张世铭1,2,张小军1,2,张婷静1,2,朱军3,郑永仙3,易定红1,2,霍鹏4,伏珏蓉1,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藏描述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细粒碎屑岩储层基本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以柴西茫崖地区新生代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张鸿禹1,杨文涛1,2(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陆相细粒沉积岩与古土壤深时气候分析方法综述[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路淑毅1,2,杨斌3,4,5,李胜荣1,宋香锁3,4,5,杜圣贤3,4,5,高建飞6,张尚坤3,4,5,李明慧2,张伟林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鲁西南单县盆地钻孔记录的古近纪环境变化[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朱光有,王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原油中痕量金属卟啉分子组成分析新方法[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王金艺,金振奎,王昕尧,任奕霖,程浩,焦盼盼(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陆相细粒岩储层质量的控制因素——以四川盆地下侏罗统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罗雨婷1,2,张敏1,2(油气地球化学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原油高碳数三环萜烷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 郑伟1,2,3,许欣1,齐永安1,2,3,邢智峰1,2,3,刘云龙1,李婉颖1,吴盼盼1,张湘赟1(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古环境、古气候分析对P-T之交灭绝事件的启示——以豫西济源孙家沟组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