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铭1,柳静2,孙启武3(武汉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湖北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治疗中的真实关系及其近十年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4期
-
张珊明1,陈先琼1,罗伏生2,杨元花3,杨子鹿4(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湖南警察学院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情感虐待与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接纳和自尊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丁倩1,2,罗星雨1,黄璐3,张永欣1(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父母冲突对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影响:基于溢出假说和情绪安全感理论[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陈婉仪1,2,严磊1,2,姜海3,杨林川4,张艳红1,2(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长江大学预备役部队心理教育训练研究中心;中共武汉市委党校;三峡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汉族认同促进民族交往:刻板印象和群际焦虑的序列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高亚威1,2,3,刘爽爽1,2,于昕洋1,2,黄薇薇4,赵莉5,滕晶5,王葵1,2(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机械工业出版社;丹东市第四中学;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对外表的社会文化态度与不健康体重控制行为:直觉进食和身体欣赏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李雪1,谢琴红2,寇慧2,杨波3(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遵义医科大学管理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违法青少年童年期虐待对攻击性的影响:链式中介效应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周春燕,侯雅蓉,黄海,李林,刘陈陵,宋静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研究院心理学系).中小学教师心理授权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表层行为和深层行为的不同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杨邦林1,2,黄瑾1,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师大分中心).相对剥夺感与留守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和父母情感温暖的调节[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鲁小华1,张英俊2,3,刘倩1,张晴雪4,牛勇1,马征1,樊富珉5(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北京师范大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华学校;清华大学心理学系).领悟社会支持对疫情下应激反应的影响:羞耻和孤独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刘裕兴1,聂光辉1,梁好2(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医学生儿童期创伤与自杀意念:述情障碍和反刍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王财玉1,2,3,罗润锋2,姬少华3(绍兴文理学院大脑.心智与教育研究中心;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心理学系).自然联结与社交网站使用中的妒忌:生命意义感与向上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刘慧瀛1,2,吉思思1,孔德荣3,王婉4,杨静怡3,赵华夏1(郑州大学教育学院;郑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期待性快感缺失与自杀风险的关系:抑郁与反刍思维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梁思雨1,高雯1,黄传浩1,2(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沈阳市安宁医院).抑郁情绪对青少年专业帮助求助态度的影响:抑郁障碍两类污名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史滋福1,管锦亮1,2,陈火红1,黄思静1,刘宝娟1,陈枭豪1(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建筑大学信息网络中心).特质性错失焦虑与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关系:中介和调节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张登浩,王毅辰,郑庆颐,董妍(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工作要求对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情绪衰竭和行事风格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陈程1,陈方方2,陶金花3(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科;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童年期虐待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的关系:情绪失调和共情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唐丹1,2,邓雨萌2,胡清2(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丧偶对老年人社会网络和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机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张静竹1,2,郭菲1,陈祉妍1(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共同养育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父亲教养投入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孙建群1,田奇1,王国轩2,李锐3,田晓明4(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城市发展智库/教育学院).情绪智力总是有利于员工创新绩效吗?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郑元华,孙长林,王亚超,邢素素,朱玉娥,陈英敏(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高中生羞怯与考试焦虑的关系:正念与失败恐惧的多重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尹霞云1,刘敏1,2,林仁智1(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父母心理困扰对青少年学业倦怠的影响:父母教育参与和亲子亲和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王琼1,陈慧玲1,胡伟2,许存2(郑州大学教育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校园人际谣言对初中生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何安明,陈怡筱,惠秋平(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孰因孰果:青少年心理症状与学业倦怠的共存[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盛秋萍1,2,梁舜薇1,陈熔宁1,李雪果1,刘立力1,赵静波1(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对双相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朱雅雯1,余萌2,徐慊3,王建平4(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甘肃省行为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心理学系;西南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注意偏向矫正对强迫症状干预效果及展望[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王东美,张安琦,贺卢缘,许愿(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大学生群体中抑郁症的生物学解释对公众污名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刘志军1,尹碧茹1,黄遵兰2(海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非理性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社会地位不安全感对初中生不同欺负角色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孙配贞1,杨子硕1,潘梦杰2,陈世民3(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江苏师范大学国际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双元孝道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孟凡朝1,王华2,安玉萌3,李毕琴4,徐展1(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芜湖师范学校;深圳市锦田小学;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智游移的经验取样法中探针刺激对记忆任务表现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
周爱保,谢珮,陈丽丽(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解释偏向训练对女性负面身体自我的干预[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