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解文孝1,李建国1,刘军1,吕军1,梁传斌1,史鸿儒2,李蒙杉3(辽宁省水稻研究所;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职业学院).不同土壤背景下秸秆全量还田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邹禹,钱宝云,占新春,郑乐娅,梅德勇,张培江(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不同播期、收获期和储存期对优质长粒籼稻整精米率的影响[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冯伟东1,张益民2,杨明进3,桂林国4,王兴盛1,胡春香5,吴瑞1,马洪文1,张文银1,王昕1,贺奇1(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农技推广总站;宁夏农林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贺兰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宁夏水稻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思考[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赵双玲1,银永安1,2,黄东1,贾世疆1,钱冠云1,李丽1,刘小武1,钱鑫1,包芳俊1(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富硒肥对膜下滴灌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张燕1,黄奇娜1,邵国胜1,王宏航2(中国水稻研究所;衢州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稻镉污染相关农艺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张世玺1,张玉屏2,王亚梁2,金海刚3(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氮肥施用对优质晚粳稻浙禾香2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李阳阳,江军梁,陈泽,窦志,邢志鹏,高辉(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探讨[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陈国峰,尤红梅,滕瑶,刘峰,张晓波,董见南,廖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UPLC-MS/MS法测定水稻中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及其代谢物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李潜龙,王慧,方玉,张从合(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杂交水稻新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我国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分子遗传研究进展及在育种上的应用[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李晓辉,张金成(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一次性安全除草剂剂量的优化及除草效果研究[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虞涛1,2,章志兴1,沈希宏3,方加海2,金育成1,陈晓阳1,周建霞1,卞晓波1(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江西农业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籼粳杂交稻新组合长优2号的选育与应用[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徐富贤1,2,张林1,2,熊洪1,2,周兴兵1,朱永川1,蒋鹏1,刘茂1,郭晓艺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四川泸州分中心).高温和肥水调控对川东南杂交水稻结实率的影响[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周兴兵1,2,周虹3,徐富贤1,2,蒋鹏1,2,熊洪1,2,张林1,朱永川1,刘茂1,郭晓艺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冬水田播期对不同熟期杂交稻产量及光能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李茂柏1,王萃2,顾玉龙3,李刚3,王冬兰2,余飞宇2(上海市种子管理总站;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中心;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软米品种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赵飞,刘建,杜锦,曹高燚,向春阳,吴秀茹,杨娅坤(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天津“小站稻”振兴展望[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张习春1,孙建华2,王倩3,王洪亮4,李佳丽1,张大双1,朱速松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顺学院农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农业科技发展中心).抗稻瘟病恢复系黔恢101选育及安优101的应用[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张志斌1,2,龙思芳3,吴娴4,彭强2,王倩1,徐海峰2,张习春2,罗秦欢1,王忠妮2,龚记熠1,朱速松2(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苟当1号在不同海拔生态环境种植的蒸煮食味品质分析[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陈庭木,李景芳,邢运高,徐波,王宝祥,徐大勇(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水稻赖氨酸含量测定方法改进及其最优动态分类研究[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余艳锋1,余永琦1,尹建华2,刘玉生3(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省信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江西“优质晚稻早种”模式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姜兴余,夏敏,陈继文,宋亚红(江苏省泗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石灰对稻田麦草熟化及稻米安全的影响初探[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范永强1,李际会1,郑士崔2,刘延刚1(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麦茬稻撒播麦秸覆盖免耕栽培的生育规律和产量[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李鹏林1,秦世雯1,张石来1,黄光福1,张静1,吕建平2,胡凤益1(云南大学农学院/云南省多年生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植保植检站).多年生稻白叶枯病抗性评价[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厉宝仙1,吴黄娟2,秦叶波1,杨盼盼2,陈进红3(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农业农村宣传中心;浙江大学).创新开展“浙江农业之最”推动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的实践与成效分析[J].中国稻米,2021,第2期
  • 王飞1,黄见良1,2,彭少兵1,2(1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收再生稻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稻米,2021,第1期
  • 王志东,周少川,王重荣,陈宜波,李宏,黄道强,周德贵,龚蓉,赵雷,吴玉坤,潘阳阳,杨义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籼稻食味品质与其他品质性状的关系[J].中国稻米,2021,第1期
  • 李世峰,任海建,陆建,刘蓉蓉(南通市农业农村局).南通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现状与对策建议[J].中国稻米,2021,第1期
  • 朱玉君1,黄得润1,樊叶杨1,庄杰云1,沈波2(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瘟病恢复系R153[J].中国稻米,2021,第1期
  • 田容才1,2,高志强2,周昆1,3(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籼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基于高光谱数据的晚籼稻品种剑叶SPAD 值估测[J].中国稻米,2021,第1期
  • 庞乾林,林海,王志刚(中国水稻研究所).我国稻文化精神实质及时代价值探讨[J].中国稻米,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