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永萍1,杜广祖1,徐天梅1,杨航2,杨进波2,张庭发2,易小光2,陈斌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不同海拔区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与粪便细菌多样性[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谢文,郅军锐,侯晓琳,刘利(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省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西花蓟马对非嗜食寄主蚕豆植株短期适应的生化机制[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马珂,赵利蓉,张丽光,张伟莉,梁舒,原向阳(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苄嘧磺隆对谷子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张博1,韩海斌1,徐林波1,陈国泽2,李彦如3,刘爱萍1(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阿拉善盟右旗曼德拉苏木农牧业服务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伞裙追寄蝇滞育关联代谢物代谢组学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李雪梅1,黄峰2,尚方格1,何帅洁1,刘成敏1,吴刚1(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CO2浓度升高对萝卜蚜生活史和种群参数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高学民1,2;季荣1(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亚区域跨境有害生物联合控制国际研究中心,新疆特殊环境物种保护与调控生物学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疆特殊环境物种多样性应用与调控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山东中科益虫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东营市农业益虫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重点实验室).蝗虫对高温的耐受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罗金燕1,吴志峰2,谢婷2,陈磊1,杜伟3,李斌2(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遗传多样性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王雅丽,赵瑞,王美,张晓晨,燕晶晶,李锐(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星豹蛛PaCYP3001U16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董松1,卢增斌2,李丽莉1,朱军生3,关秀敏3,门兴元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黄淮海北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取食七种食物的种群生命表[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赫娟,史骁斐,陈伟(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种强度磁场辐射对桃蚜生长发育和种群参数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周军辉1,2;徐腾1;李鹏雷1;黄建1;王竹红1(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北荒漠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基于两性生命表评价取食柑橘木虱对六斑月瓢虫和龟纹瓢虫生长发育及种群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赵瑞1,王雅丽1,王美1,张晓晨1,韩渊怀2,李锐1(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地红蝽特殊取食行为及其偏好性[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姜建军,黄立飞,张晋,王凤英,曹雪梅,杨朗(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基于高分辨率荧光曲线技术鉴别瓜实蝇和南亚果实蝇[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李魁1,马骁1,王志敏1,钱伟2,梅家琴2,汤青林1,魏大勇1(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南方山地园艺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野生甘蓝表皮毛对菜青虫的抗性机理[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石俊霞1,2;王超楠1,2;周军贤3;姜帆2;朱水芳1,2;李志红1(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农村部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防控重点实验室;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植物检疫研究所;重庆市云阳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植物病毒在媒介昆虫体内的垂直传播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王如锋1,陈江峰1,林定山2,云英子1,王宗华1,3,汤蔚1(福建农林大学,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永春县植保植检站;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番茄枯萎病菌转录因子FolMsn2的生物学功能[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张姗姗1,2;贾元虹1,2;李金洋1,2;林俊涵1,2,3;尤民生1,2;夏晓峰1,2(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农业农村部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害虫生态防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小菜蛾Toll-6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何雄奎(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中国农业大学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研究中心).高效植保机械与精准施药技术进展[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1期
-
潘明真,张毅,曹贺贺,王杏杏,刘同先(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山东省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程研究中心).我国主要农作物蚜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应用与展望[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1期
-
胡小平1,户雪敏1,马丽杰1,2,黄冲3,周益林4,徐向明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英国国家农业植物研究所东茂林病虫害生态学研究组).作物病害监测预警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1期
-
曹坳程1,2,3,方文生1,李园1,颜冬冬1,王秋霞1,郭美霞1,黄斌1,宋兆欣1,靳茜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创新中心;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我国土壤熏蒸消毒60年回顾[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1期
-
花立民1,柴守权2(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国家林业草原高寒草地鼠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中国草原鼠害防治现状、问题及对策[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1期
-
金娜1,陈永攀2,刘倩2,3,简恒2(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系;三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我国蔬菜根结线虫发生、致害和绿色防控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1期
-
桑文1,2,高俏2,张长禹3,黄求应2,雷朝亮2,王小平2(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广东省生物农药创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昆虫资源利用与害虫可持续治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省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我国农业害虫物理防治研究与应用进展[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1期
-
周长建1,2,宋佳2,向文胜1,2,3(东北农业大学,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人工智能的作物病害识别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1期
-
闫硕,蒋沁宏,沈杰(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纳米农药及载体材料的增效机理研究现状[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1期
-
李国平1,吴孔明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北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转基因抗虫玉米的商业化策略[J].植物保护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