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孙宪印,米勇,牟秋焕,吕广德,亓晓蕾,孙盈盈,尹逊栋,王瑞霞,吴科,钱兆国(泰安市农业科学院).黄淮麦区旱肥地小麦新品种(系)苗期抗旱性初步鉴定与分类[J].农学学报,2023,第4期
  • 张明1,吕志伟2,孙洪仁3,张吉萍4,吕玉才4,刘元青1(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农业农村局;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六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桃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与适宜施钾量研究[J].农学学报,2023,第4期
  • 廖远行,舒英格(贵州大学农学院).基于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的土壤磷有效性分析[J].农学学报,2023,第4期
  • 任晓旭1,李戌清1,吕晓菡1,严建立1,廖益民2(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建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基于CiteSpace的土壤养分-蚯蚓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农学学报,2023,第4期
  • 谷端银,焦娟,闫伟强,陈震,刘中良,高俊杰(泰安市农业科学院).不同叶面肥喷施对茄子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J].农学学报,2023,第4期
  • 翟彩娇,程玉静,仇亮,王小秋,刘水东,王康(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的姜科植物快繁体系的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23,第4期
  • 滕世辉,李晓霞,刘庆娟(临沂市河东区农业农村局).气候变化对临沂冬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影响及适播期研究[J].农学学报,2023,第4期
  • 赵树琪1,张华崇1,闫振华1,吴红霞2,戴宝生1,黎青2,黄晓莉1,李蔚1(黄冈市农业科学院;黄梅县农业农村局).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冈0996’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农学学报,2023,第4期
  • 刘艳1,2,王薇1,吕阳1,刘军3,刘新生1(咸阳市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彬州市水利局).甘蓝—萝卜—白菜一年三收规模种植模式在咸阳北部的气候适宜性研究[J].农学学报,2023,第4期
  • 杨小俊(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畜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外源铅砷对青稞生长品质及铅砷积累的影响研究[J].农学学报,2023,第4期
  • 王茜(内蒙古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的调查与分析[J].农学学报,2023,第4期
  • (《农学学报》编辑部).声明[J].农学学报,2023,第4期
  • 张越,郭耀辉,赵颖文(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基于LMDI分解模型的中国粮食主产区增产格局及贡献因素研究[J].农学学报,2023,第3期
  • 董莉1,2,王立东1,2,赵晓晨1,2,赵俊1,2,赵家进1,2,李永平1,2(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云南省特色果树种质资源高值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水果产业品牌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初探[J].农学学报,2023,第3期
  • 洪玉珍1,孟顺龙1,2,陈家长1,2(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无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鱼类栖息地保护技术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23,第3期
  • 祁伟1,郭月峰2,卜繁靖2(内蒙古自治区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灌水条件及环境因子对芦笋生长的影响[J].农学学报,2023,第3期
  • 金路路,徐敏,王子胜(辽宁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脱叶催熟剂对棉花产量影响及应用效果分析[J].农学学报,2023,第3期
  • 王武全,郑永涛,杨华伟,胡苓,杨世鹏,余鳞,曾德志(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蓝型胞质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贡油5005’的选育[J].农学学报,2023,第3期
  • 杨迎霞1,陈锐1,姚星伟2(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甘蓝类蔬菜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23,第3期
  • 张磊,聂志刚(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补灌量和覆盖量变化对旱地春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J].农学学报,2023,第3期
  • 李志坤,时萍,姜文武,胡风灵(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不同氮肥运筹对国审弱筋小麦新品种‘皖西麦0638’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农学学报,2023,第3期
  • 丁峰1,纪顺2,萨仁娜1,蒲胜海1(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北绿洲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疆苜蓿生产中的应用[J].农学学报,2023,第3期
  • 龙安,郭陞垚,詹柳琪,黄佳华,陈剑洪(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不同施肥方式对花生相关生理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J].农学学报,2023,第3期
  • 王晓燕1,张荣跃1,李庆红2,李婕1,李银煳1,单红丽1,卢文洁3,李文凤1,黄应昆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植保植检站).中国植原体病害的状况、分布及多样性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23,第3期
  • 王靖宇1,2,王崴1,高欣梅1,徐兴健1,福英1,李乌日吉木斯1,王英杰1,乌日力格1,郭龙玉1,张淑艳2(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内蒙古民族大学).巨菌草的饲用价值及生态功能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23,第3期
  • 贾俊丽,罗海蓉,梅雪莹,贾新平,沈鸿猷,曹璞渊,刘华周,唐玲(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江苏省级农耕实践基地空间分布特征、关联因素及活动类型分析[J].农学学报,2023,第3期
  • 詹伟鹏,蔡晨璐(福建工程学院).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以福建平潭青观顶村为例[J].农学学报,2023,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