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鼎1,叶子贤1,刘镇铭1,易群1,史利娟1,郭慧娟1,黄毅1,王莉2,何向明2(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钠离子电池黑磷基负极材料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赵争光1,陈振营2,翟光群1,张希3,庄小东2,4(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电气绝缘与热老化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汽车动力与智能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智能汽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张江高等研究院,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合成科学创新研究中心).Sc/O掺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全固态电池性能[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杨佳兴,张恒运,徐屹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锂离子电池组件产热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李聪1,2,王桃1,2,任延杰1,2,周立波1,陈荐1,陈维1(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清远市粤博科技有限公司).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阴极溶解与防护[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黄永浩1,2,臧国景2,朱霨亚1,廖友好1,2,李伟善1,2(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LiF添加剂改善含锂陶瓷隔膜与4.35 V LiNi0.8Co0.1Mn0.1O2正极的界面稳定性[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赵民1,李杨1,蔡婕1,康维斌1,刘磊2(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民用建筑用毛细管相变蓄能罐性能的实验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陈满1,程志翔2,赵春朋2,彭鹏1,雷旗开1,金凯强2,王青松2(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储能科研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锂离子电池储能集装箱爆炸危害数值模拟[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刘欢,彭娜,高清雯,李文鹏,杨志荣,王景涛(郑州大学化工学院).冠醚掺杂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对全固态锂电池性能的影响[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王诚鹏1,王文蔚2(江苏省海安市水务集团;江苏省海安市政协).农机电动化是新的增长点[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任卓(韶关市技师学院).人工蜂群算法在电网储能系统管理中的运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叶满波,赖超文,龙珍文(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设计学院).相变储能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董臣臣,孙大帅,王景龙(上海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基于改进的在线迁移学习算法的电池高压故障预警[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李明,谢金元,邱沐楚,邵亮,霍强(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基于计划曲线的储能系统均衡热管理及节能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狄云,周正柱,党会鸿,葛志浩(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基于ECM的电芯电-热耦合建模与验证[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丁可1,耿光超2,江全元2(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考虑多场景需求的储能和直流系统频率响应特性协同优化方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刘钊(黄河交通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新型相变储能砂浆的制备和建筑力学性能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夏恒恒,梁鹏程,安仲勋(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国家车用超级电容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硫系电解液添加剂对镍钴锰酸锂//石墨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张琦,李银雷,栗艳芳,宋俊,吴学红,刘重阳,张雪龄(郑州轻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膨胀石墨/多壁碳纳米管基共晶盐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热特性[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左安昊,方儒卿,李哲(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锂离子电池单颗粒动力学表征方法综述[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王一琛(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浅谈高校新能源技术及应用专业类课程中的思政教育[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韩雨1,曹盛玲1,宁靖1,王康丽2,蒋凯2,周敏2(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聚合物改性锂金属电池界面策略研究综述[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8期
  • 李晋1,2,3,王青松4,孔得朋5,王晓冬6,俞振华7,乐艳飞8,黄鑫炎9,胡振恺10,吴候福11,方华斌12,曹伟13,张少禹1,2,3,卓萍1,2,3,陈晔1,2,3,李紫婷1,2,3,梅文昕4,张越5,赵丽香6,唐亮7,黄宗侯4,陈篪8,刘彦辉9,储玉喜1,2,3,许晓元1,2,3,张晋1,2,3,李贻恺10,冯蓉11,杨标12,户波13,杨晓滢1,2,3(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苏州UL美华认证有限公司;工业与公共建筑火灾防控技术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香港理工大学消防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储能科研院;天津市消防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阳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评价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赵光金,李博文,胡玉霞,董锐锋,王放放(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及工程应用概述[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杲齐新,赵景腾,李国兴(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物质创制与能量转换科学研究中心,山东省物质创制与能量转换科学重点实验室).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徐冲,徐宁,蒋志敏,李中凯,胡洋,严红,马国强(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产气机制及基于电解液的抑制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陈钦佩1,2,王学辉3,米文忠4(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工业与公共建筑火灾防控技术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系统热失控气体毒害及爆炸特性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张青松,包防卫,牛江昊(中国民航大学民航热灾害防控与应急重点实验室).环境压力对锂电池热失控产气及爆炸风险的影响[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张佳怡1,2,翁素婷1,3,王兆翔1,2,3,王雪锋1,2,3,4(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石墨负极界面SEI膜与锂离子电池热失控[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 昝文达,张睿,丁飞(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模型发展与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