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顾幸威1,张有灿2,赵丰乾1,艾汉均1,吴小锋1,2(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膦催化光促进的烷基碘和苯酚及1,4-二氧六环的以电子转移化合物为媒介的羰基化酯化反应[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5期
  • 冯坚信,李轩,罗宇成,苏志芳,钟茂灵,余宝蓝,石建英(中山大学化学学院莱恩功能材料研究所).金属有机框架载体内Ru(bda)L2催化剂微环境的调控实现高效光驱动水氧化[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5期
  • 刘炎昌1,田新龙2,韩业创3,陈亚楠1,胡文彬1(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精细化学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嘉庚创新实验室)).高温热冲击制备用于催化反应的高熵合金纳米颗粒[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5期
  • 李静静1,张锋伟1,詹新雨2,郭河芳1,张涵1,昝文艳1,孙振宇2,张献明1,3(山西大学晶态材料研究所分子科学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学院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酞菁镍分子结构的精确设计:优化电子和空间效应用于CO2电还原[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5期
  • 李宁1,2,高雪云2,苏俊珲2,高旸钦2,戈磊1,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类金属WO2/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构造及其优异的光催化性能[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4期
  • 解志鹏1,杨修贝2,张沛2,柯夏婷1,袁昕2,翟黎鹏2,王文滨1,秦娜2,崔乘幸3,屈凌波4,陈雄1(福州大学化学学院,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合成与功能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原工学院先进材料研究中心,河南省功能盐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和绿色催化中心).具有可控载流子动力学的烯烃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用于高效太阳能光催化制氢[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4期
  • 曾严1,王慧2,杨惠茹1,隽超1,李丹1,温晓东2,张帆1,邹吉军3,彭冲4,胡常伟1(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育部绿色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镍纳米粒子耦合氧空位高效催化转化棕榈酸制备烷烃[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4期
  • 危长城1,2,张雯娜1,杨阔1,3,柏秀1,4,徐舒涛1,李金哲1,刘中民1,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低碳催化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催化化学与工程系,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张大煜化学学院).CO2作为化学品原料的高效利用途径:与烷烃耦合反应[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4期
  • 张志普1,卢珊珊1,张兵1,2,史艳梅1(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分子+研究院;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揭示硫掺杂的碳材料在水电氧化过程中活性苯醌基团及惰性硫残留物的形成[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4期
  • 刘丹卿1,张丙兴1,赵国强1,陈建2,潘洪革1,2,孙文平1,3(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工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原位电化学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在电催化领域的应用进展[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4期
  • 张美玉1,2,李孔明1,胡春联1,马康伟1,孙万军1,黄现强2,丁勇1,3(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先进催化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学院;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Co纳米颗粒修饰的相结CdS光氧化还原合成氢化安息香和产氢[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4期
  • 艾汉均1,赵丰乾1,吴小锋1,2(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单电子还是双电子?反应底物决定的铁催化未活化烷基卤代物与胺、酰胺和吲哚的酰胺化反应机理[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4期
  • 郭万君,王志强,相爽,景亚轩,刘晓晖,郭勇,龚学庆,王艳芹(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工业催化研究所).Co@CoO催化剂表面类氢负物种NH2δ-驱动下的还原胺化反应[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4期
  • 刘润泽,邵雪,王畅,戴卫理,关乃佳(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先进材料研究所).甲醇制烃反应机理:基础及应用研究[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4期
  • 詹麒尼,帅婷玉,徐慧民,黄陈金,张志杰,李高仁(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电化学能量转换中的应用[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4期
  • 魏艳1,段睿智2,3,张巧兰1,4,曹有智1,王金圆1,王冰1,万雯瑞1,刘春燕1,陈加藏5,高红1,4,景欢旺1,4,5(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先进催化中心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先进催化中心,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TiO2/TiN纳米管异质结用于光电催化CO2还原:氮辅助活性氢机制[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4期
  • 马多征1,2,3,李相呈2,刘闯2,Caroline Versluis3,叶迎春2,王振东2,3,Eelco T.C.Vogt3,Bert M.Weckhuysen3,杨为民1,2(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绿色化工与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乌得勒支大学德拜纳米材料科学研究所,可持续与循环化学研究所,无机化学与催化组).SCM-36分子筛纳米片用于乙烯和2,5-二甲基呋喃转化制可再生对二甲苯[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4期
  • Eun Hyup Kim,Min Hee Lee,Jeehye Kim,Eun Cheol Ra,Ju Hyeong Lee,Jae Sung Lee(蔚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能源与化学工程学院(UNIST)).无碱CO2加氢高效制甲酸Pd/g-C3N4催化剂的单原子和纳米簇的协同作用[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4期
  • 叶艳文,胡一鸣,郑万彬,贾爱平,王瑜,鲁继青(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高等催化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配体覆盖的Ir催化剂上巴豆醛加氢反应:金属-有机物界面促进活性和选择性[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4期
  • 韩璟怡,管景奇(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用于纳米催化肿瘤治疗的异核双金属原子催化剂[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4期
  • 李爱涛1,汪倩1,宋希彤2,张小栋1,黄建文1,陈纯琪1,郭瑞庭1,王斌举2,Manfred T.Reetz3,4(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理论与计算化学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细胞色素P450 Kemp消除酶的改造及新型催化机制解析[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4期
  • Sue-Faye Ng1,2,陈星竹3,Joel Jie Foo1,2,熊墨4,Wee-Jun Ong1,2,5,6,7(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能源与化学工程学院;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纳米能源与催化技术卓越中心(CONNECT);KAUST催化中心,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教育部物质非平衡合成与调控重点实验室;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厦门大学古雷石化研究院).2D氮化碳:通过调节非金属硼掺杂C3N5阐明宽酸性及碱性pH范围的光催化析氢的反应机理[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4期
  • 李倩1,2,刘2,李灿2(大连理工大学张大煜(化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钯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化/去对称化反应合成无保护基的2-喹啉酮骨架环状氨基酸[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4期
  • 唐甜蜜1,王寅2,韩憬怡1,张巧巧1,白雪1,牛效迪3,王振旅1,管景奇1(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纳米碳材料重点实验室纳米创新研究院;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用于氧还原反应的双原子钴-铁催化剂[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3期
  • 王洪芳1,徐雷涛1,吴景程1,周鹏1,陶沙沙1,逯宇轩1,吴贤文2,王双印1,邹雨芹1(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先进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通过TEMPO增强脱氢和OH吸附促进中性电解质中5-羟甲基糠醛的电催化氧化[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3期
  • 李瀚1,陶善仁1,万思杰1,邱国根1,龙庆1,余家国1,2,曹少文1(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太阳燃料实验室).ZnCdS纳米球和二苯并噻吩修饰的g-C3N4构成的S型异质结用于增强光催化产氢[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3期
  • 李卓根1,Qadeer Ul Hassan1,张伟斌2,朱陆军1,高健智1,石先进3,黄宇3,刘鹏1,朱刚强1(陕西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物理和电子信息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实验和理论验证Pt~0/SrTiO3-δ复合催化剂双反应路径促进CO2还原[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