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秀华1,吴凡2,邓清2,庄乃保2(深圳市宝安区中心血站;深圳市血液中心).RHD*845A/1227A变异型个体的分子机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4期
-
曾腊梅1,舒逸1,朱丹1,马德禹1,Filippus I Tshavuka1,张虹洋2,邹琳1,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分子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童感染免疫与重症医学研究院).磷脂酶C通过抑制T-ALL细胞凋亡发挥促癌作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4期
-
徐鹏,刘娟,陈慧娟,商丽梅,严峰,谢晓宝,顾伟英,林艳(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原发性腮腺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4期
-
谯从超,孙盼,袁欣,苏娜,蒋鹏,林方昭(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Hippo通路蛋白在凝血酶活化的血小板中激活并调控体外血小板活化[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4期
-
王淑瑾1,2,于翔茹1,2,张启岗1,2,李艳杰1,2,付春玲1,2,徐开林1,2,3(徐州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江苏省骨髓干细胞重点实验室;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骨髓增殖性肿瘤小鼠模型的构建及评价体系的建立[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4期
-
袁娇娇1,殷杰1,凌婧2,沈飞1,谢丽倩1,白霞1,阮长耿1,何杨1,3,马珍妮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苏州大学教育部血液与血管疾病诊疗药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抗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导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4期
-
刘畅,胡绍燕(江苏省儿童血液肿瘤中心,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4期
-
管方舒1,何冬花1,李奕1,张仪2,郑高锋1,朱园园1,何静松1,张恩帆1,蔡真1,赵毅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普乐沙福联合G-CSF动员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4期
-
赵冰妮,董春霞,康建民,葛晓燕,张建华,王梅芳,杨林花(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4期
-
侯环荣,康谊(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关肝损伤患者自然杀伤细胞亚群的比例和功能变化[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4期
-
丁佳栋,王艺媛,张晓萍(甘肃省人民医院输血科).低体温体外循环引起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4期
-
朱萍萍,文瑞婷,杨志刚(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湛江中心医院血液内科).促进造血干细胞归巢和植入的新策略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4期
-
王紫宁.作者更改"基金项目编号"声明[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4期
-
欧阳敏,江滨,张梅香,胡文青,史琳,刘建新,张亚运,王春键,王芳,张瑶,任汉云(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血液科).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髓系肿瘤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预后意义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4期
-
周楠1,曹舒兴2,王真真1,罗建民1,刘小军1,尚银涛1,杨琳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白藜芦醇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4期
-
刘玉爽1,孙媛1,郭子宽2(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血液科;北京京都儿童医院中心实验室).间充质干细胞胞外囊泡成药性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4期
-
王思英,邱东飚,范翠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血清白细胞介素-33、β2-微球蛋白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DS分期的相关性[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3期
-
江雅静,宋丹阳,李金玲(沧州市中心医院儿内科).血液及炎症指标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3期
-
段晓晖1,2,李宏1,吕垚2,刘静2,王世雄2,吴振天2,王冰璇2,卢铭2,王健红2,梁蓉2(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黄芩苷通过FOXO3/CCL22信号通路调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3期
-
周俊邑,黄豪,庄燕,仲小敏(徐州医科大学淮安临床学院).MELK抑制剂OTSSP167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3期
-
王新华1,2,杨延昕1,2,王鹦君1,2,岳保红3,张明智1,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河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多组学多维度的检测用于淋巴瘤患者的疗效监测[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3期
-
徐亚文1,2,3,周玉兰1,2,孔繁聪1,2,陈志未1,2,李菲1,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江西省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人民医院临床试验与研究中心).基于IHC标志物和IPI评分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模型的建立和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3期
-
王亚茹,马艳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NAMPT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3期
-
王晓雪1,2,张露露1,2,王童1,2,侯金晓1,2,王芝涛1,2,秦慧1,2(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安徽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中心).CD56表达情况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中的价值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3期
-
刘彦权1,殷悦2,陈玉婷1,沈建箴2,唐焕文1(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血液内科东莞市环境医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Mangiferin抑制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生物学特性与发挥抗癌效应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3期
-
张越1,陈婷婷1,周合冰1,陈文明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血液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北京市多发性骨髓瘤医疗研究中心).miR-203a-5p靶向调控JAG1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周期调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