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拥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崇高或优美的反讽——以罗蒂为中心的讨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边燕杰1,2,3,王学旺4,2(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迈向依法有序的网络维权:社会资本的力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王文彬1,2,曹洋3(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社会学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赋能与重构:互联网介入的社区社会资本演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陈列平1,赖海榕2,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从构想到实践:社会主义视域下的公共卫生治理[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钱志中(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江苏紫金文创研究院).企业家精神的嵌入机理与非营利表演艺术组织生态结构的优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孙亮(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社会批判理论在何种意义上低于解放学说——以福柯与马尔库塞的“文本互读”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冯果,刘汉广(武汉大学法学院).互联网平台治理的生态学阐释与法治化进路[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朱巧玲,杨剑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奴役或自由?——人的数字化发展的批判与反思[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孙璇(福建社会科学院).人工智能时代生产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朱鹏华,侯风云(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新中国城乡关系演进的逻辑、轨迹和规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王静,贺大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营商环境、非对称竞争效应和高质量发展——基于动态面板空间计量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吴磊1,高凯2,郭理3(绍兴文理学院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远程办公真的有利于自我领导的形成吗?——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解释[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陈美霞(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牡丹社事件”报刊舆论研究——以《中外新报》《申报》《循环日报》为中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姚莉萍(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恩格斯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价值:现实关照与理论审视[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江永红,陈奡楠(安徽大学经济学院).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政府科研投入与高端服务业价值链地位提升[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包大为,陈珂(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合理走向危机:黑格尔现代国家理论的自由限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王逊(扬州大学文学院).晚明诗学研究的两种路径及其反思[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赵秀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现代化视野下的乡村年轻干部培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黄万华(山东大学文学院).早期海外华文∕华裔文学与中华文化的传播——兼谈华文∕华裔文学的区域形态和个体形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黄俊维(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院).应对“黑天鹅”的尺度错位原则[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汪和建,王卓(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血液认知与献血动员——“血荒”何以发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曾国安1,2,3,张小梅1(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美国对华进口管制对中国货物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基于2007—2019年SITC4标准商品贸易数据的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杨江华,刘亚辉(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数字乡村建设激活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机制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贺宏,肖丽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减税降费、绿色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基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刘少杰1,罗胤斌2(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安徽大学法学院).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行动的有效路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何光顺(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身体技术演练中的感知觉回归——从庄子视角看技术的肉身性与人工智能的未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李昊匡1,刘亮2,刘平2(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双循环”格局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技术周期性演变的视角[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付缦1,胡惠林2(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文化市场观:以交换为表现的精神交往关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