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波,殷阁媛,胡二江,黄佐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氨气掺混二甲醚燃料层流的燃烧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徐勇庆,鲁博文,张泽武,罗聪,张立麒,郑楚光(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K改性钙基吸附剂的CO2捕集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赵士林1,梁鑫1,纪富1,王林伟2,张思琦1,孙志强1(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燃煤过程中重金属迁移及环境化学特性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黄文仕,张扬,张琦,蒋方舟,吴玉新(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高速射流条件下煤粉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谭丕强,王梓桐,楼狄明,胡志远,房亮(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压缩比对混合动力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吕光普,刘潇,张志浩,李圣男,高原,郑洪涛(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值班级当量比变化对分级燃烧室动态燃烧特性影响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欧国标,任一飞,金辉,郭烈锦(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典型煤种超临界水气化动力学模型[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刘涵子1,王海名1,由长福1,2(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铁基分子筛高温NH3-SCR反应性能及机理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王雨涛1,米永刚1,2,玄铁民1,钟汶君1,何志霞2,王谦1(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大学能源研究院).壁面作用下的柴油喷雾燃烧特性[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周博斐,张廷尧,周月桂(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低氧稀释下煤粉燃烧反应区结构实验与模拟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雷舒婷1,张易阳2,李水清1(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先进核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火焰场纳米颗粒间长程相互作用对碰撞率增强效应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孔庆峰,邱宇,曾德望,肖睿(东南大学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链燃烧中赤泥载氧体的体相氧迁移动力学[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程杰,董云昌,卜恒丰,赵海波(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挤出滚圆法规模制备复合矿石氧载体及长周期反应性能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翟文旭1,苏钊1,张田田2,罗希2,卜恒丰1,赵海波1(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喷雾干燥规模制备复合铜铁矿石氧载体及其性能评价[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孙权,戚振贤,朱晨婷,盛昌栋(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悬浮条件下高岭土捕集含K气体成分的特性[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戚振贤,孙权,盛昌栋(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污泥粉燃烧无机成分的转化和成灰行为[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陈旭1,吴少华1,贾明1,赵云山2(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双变量矩量投影法模拟内燃机碳烟形成过程[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田斌1,张涛1,王思禹1,王金云1,徐龙1,田原宇2(西北大学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流化床煤气化循环物料沿分离器的物化分级特性[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何东,丁艳军,郑道,彭志敏(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与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戊烷氧化过程中温度和CO浓度吸收光谱测量[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李宗霖1,王攀1,吴钢2,窦成龙1,雷利利1(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水热老化对Ce基催化剂PM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孙锦国1,黄骞1,张易阳2,杨远平1,李水清1(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滑动弧辅助甲烷/氨旋流火焰的稳燃和排放特性[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胡帆,李鹏飞,成鹏飞,施国栋,刘耀蔚,柳朝晖(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质/煤粉混合燃料无焰燃烧中试试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刘旭1,钟汶君1,2,姜鹏1,靖海国2,刘庆1,何志霞1,王谦1(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中船动力镇江有限公司).乙醇汽油/加氢催化生物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着火燃烧及碳烟生成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蔡骁1,樊庆骦2,王金华1,黄佐华1,李中山2(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隆德大学燃烧物理系).高Ka数下分子扩散效应对氨气/氢气/空气预混火焰结构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8期
-
刘圣春1,宋丽莹1,代宝民1,VICTOR Nian2(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市制冷技术重点实验室;新加坡国立大学能源研究所).附加碳税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7期
-
陈玮,罗向龙,梁颖宗,陈健勇,杨智,陈颖(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50 MW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发电系统设计与参数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7期
-
樊傲然,马维刚,王海东,张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纳米材料固–固界面热输运机理研究进展与展望[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7期
-
曾钰培1,2,罗二仓1,2,邹爱红1,王晓涛1,公茂琼1,2(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超音速两相膨胀器的新型CO2热泵与制冷循环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7期
-
郑俊超1,2,唐海龙3,陈敏2,张扬军1,诸葛伟林1(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自适应循环发动机典型工况不同工作模式性能对比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