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绍洪1,2,高江波1,韦炳干1,张继权3,郭桂桢4,王军5,邓浩宇1,刘路路1,贺山峰6,许尔琪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自然灾害韧弹性社会的理论范式[J].地理学报,2021,第5期
-
孔凡彪1,2,陈海涛2,3,徐树建2,3,苗晓东2(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章丘黄土粒度指示的粉尘堆积过程及古气候意义[J].地理学报,2021,第5期
-
李宗礼1,2,刘昌明2,郝秀平3,邱冰1,王中根2(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湖水系连通理论基础与优先领域[J].地理学报,2021,第3期
-
封志明,游珍,杨艳昭,施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实验室).基于三维四面体模型的西藏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J].地理学报,2021,第3期
-
宋伟轩1,黄琴诗2,3,谷跃1,4,何格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科技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杭城市多时空尺度居住空间分异与比较[J].地理学报,2021,第10期
-
黄剑锋,陆林,宋玉(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微观视角下旅游情境人地关系的理论与经验[J].地理学报,2021,第10期
-
林李月1,2,朱宇1,3,林坤4,柯文前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亚洲人口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两栖生计下中国流动人口城镇购房意愿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21,第6期
-
孟斌1,高丽萍2,李若倩2(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基于协同区位商的北京城市职住要素空间关联[J].地理学报,2021,第6期
-
董广辉1,2,仇梦晗1,李若1,陈发虎2,3(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生态重点实验室).探讨过去人地关系演变机制的“支点”概念模型[J].地理学报,2021,第1期
-
齐贵增1,2,3,白红英1,2,3,赵婷1,2,3,孟清1,2,3,张善红1,2,3(西北大学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秦岭研究院;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秦岭陕西段南北坡植被对干湿变化响应敏感性及空间差异[J].地理学报,2021,第1期
-
赵梓渝1,王士君2,陈肖飞3(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模块化生产下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空间组织重构——以一汽-大众为例[J].地理学报,2021,第8期
-
方远平1,2,毕斗斗3,陈宏洋4,彭婷2(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中电鸿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群旅游创新影响的空间效应[J].地理学报,2021,第6期
-
龚健雅1,许刚1,焦利民2,秦昆1(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城市标度律及应用[J].地理学报,2021,第2期
-
徐志伟,鹿化煜(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学系).毛乌素沙地风沙环境变化研究的理论和新认识[J].地理学报,2021,第9期
-
谈明洪1,2,李秀彬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从本土到全球网络化的人地关系思维范式转型[J].地理学报,2021,第10期
-
马恩朴1,蔡建明2,3,郭华4,林静2,廖柳文5,韩燕2,3(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村经济与区划研究所;长沙学院).城市化背景下食物系统耦合研究的理论框架及优先方向[J].地理学报,2021,第10期
-
宋昌耀1,李涛2,李国平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地理距离对中国民营企业银行贷款的影响[J].地理学报,2021,第8期
-
吕建树(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烟台海岸带土壤重金属定量源解析及空间预测[J].地理学报,2021,第3期
-
李文龙1,2,匡文慧2,吕君1,赵中华3(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经济数据分析与挖掘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北方农牧交错区人地系统演化特征与影响机理——以内蒙古达茂旗为例[J].地理学报,2021,第2期
-
谌丽1,许婧雪2,3,张文忠2,解扬洋1,党云晓4,湛东升5(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土地与城乡发展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居民城市公共安全感知与社区环境——基于北京大规模调查问卷的分析[J].地理学报,2021,第8期
-
蔡佩汝,汪侠,闫艺涵,张颖(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中国儿童多维贫困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21,第10期
-
马海涛1,2,孙湛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亚五国综合城镇化水平测度及其动力因素[J].地理学报,2021,第2期
-
柴元方1,2,邓金运1,杨云平2,3,孙昭华1,李义天1,朱玲玲2,4(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工程泥沙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同流量—水位演化特征及驱动成因[J].地理学报,2021,第1期
-
朱玲玲1,葛华2,董炳江1,杨成刚1(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三峡水库175 m蓄水后库尾河段减淤调度控制指标研究[J].地理学报,2021,第1期
-
程亦菲,夏军强,周美蓉,王英珍(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下游游荡段排沙比对水沙条件与断面形态的响应[J].地理学报,2021,第1期
-
刘清兰1,陈俊卿2,陈沈良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河口海岸科学研究所).调水调沙以来黄河尾闾河道冲淤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21,第1期
-
陈娜1,任安之1,马伯2,黎璟玉1,向辉1(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发展战略和信息研究所).湖南省凤凰县城雨洪管控路径[J].地理学报,2021,第1期
-
孙美平1,2,马维谦1,姚晓军1,张明军1,李忠勤2,秦大河2(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祁连山冰川服务价值评估及其时空特征[J].地理学报,2021,第1期
-
张涵1,黎夏2,石洪1,刘晓娟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的中国自然保护区缓解人类活动压力评估[J].地理学报,2021,第3期
-
徐羽1,2,李秀彬1,2,辛良杰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耕地规模化流转租金的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