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玉1,杨海波2,3(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国民心理健康评估与促进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创伤后应激障碍个体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眼动研究的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张照1,2,张力为1,龚然1,3(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小球系;中国民航大学乘务学院).视觉工作记忆的过滤效能[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魏真瑜1,邓湘树1,赵治瀛2(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耶鲁大学医学院).亲社会行为中的从众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赵小红1,2,童薇3,陈桃林1,2,吴冬梅4,张蕾1,2,陈正举1,方晓义3,龚启勇1,2,唐小蓉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华西磁共振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心理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敬畏的心理模型及其认知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詹思群,严瑜(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与职场排斥间的螺旋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孙俊芳1,2,辛自强3,包呼格吉乐图1,4,刘敏1,岳衡1(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集宁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幸福感的稳态与跃迁:一个新的整合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徐俊怡,李中权(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基于游戏的心理测评[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任小云1,段锦云2,冯成志1(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个体采纳与群体采纳:决策过程中的两类建议采纳行为[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丛凤娇,陈宝国(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第二语言学习者形态复杂词的加工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秦浩方,黄蓉,贾世伟(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反馈相关负波:一种抑郁症的生物标记物[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岳童1,黄希庭1,傅安国2(西南大学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海南省公司治理研究院).人们何以能够“舍生取义”?基于保护性价值观认知神经机制的解释[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张衍1,王俊秀1,席居哲2,3(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幸灾乐祸的重新审视和互动过程模型的构想[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章小丹1,张沥今1,丁玉珑2,曲折1(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注意过程中的行为振荡现象[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周爱保,胡砚冰,周滢鑫,李玉,李文一,张号博,郭彦麟,胡国庆(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听而不“闻”?人声失认症的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余萌,李晶(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涉空对话中表征对齐的产生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方岚1,2,郑苑仪3,4,金晗2,李晓庆3,4,杨玉芳3,4,王瑞明1(脑认知与教育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口语句子的韵律边界:窥探言语理解的秘窗[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王珺1,宋琼雅1,许岳培2,3,贾彬彬4,陆春雷5,陈曦,戴紫旭6,黄之玥7,李振江8,林景希9,罗婉莹10,施赛男11,张莹莹12,臧玉峰13,左西年14,胡传鹏15(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上海体育学院心理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Tisch School of the Arts,New York University;苏州大学教育学院;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杭州师范大学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Leibniz Institute for Resilience Research).解读不显著结果:基于500个实证研究的量化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程羽慧1,袁祥勇2,蒋毅3(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社会互动加工的认知特性及脑机制——第三人称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孟祥寒1,李强1,2,周彦榜1,王进3(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恐惧管理理论的争议及其对死亡心理研究的启示[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钟晓钰,李铭尧,李凌艳(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问卷调查中被试不认真作答的控制与识别[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2期
-
叶静,张戌凡(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老年人心理韧性与幸福感的关系:一项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2期
-
严秋斯,隋杨,郝雪晶(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解释机制与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2期
-
王博韬,魏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道德情绪:探寻道德与创造力关系的新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2期
-
屈国梁,曹晓君(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同胞冲突及其解决:家庭子系统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2期
-
尹奎1,张凯丽2,赵景1,巩振兴3(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聊城大学商学院).员工授权期望的效应及其理论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2期
-
段文杰1,李玉梅2,何啊龙3,吴桐1(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香港城市大学社会与行为科学系;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基于未感染者与感染者双重视角的艾滋病污名[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2期
-
黄挚靖,李旭(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抑郁症患者工作记忆内情绪刺激加工的特点及其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