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香君,李迎,刘墨祎,汪洺卉,刘丽梅(北华大学医学技术学院).MicroRNA体外检测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23,第4期
-
宣彤1,祝军2,李巧莲2,王岩松2,袁帅2,罗景阳2,蒋笑妍3,李娇2,刘鑫2,张承昕2(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沈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在农兽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23,第4期
-
郭汉贤1,林建英2,樊惠玲1(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补偿效应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化学通报,2023,第4期
-
巩宇玄1,2,张慧1,俞天智1,赵玉玲3(兰州交通大学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庆阳石化公司;兰州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基于香豆素与胍的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Co2+、Fe3+的识别研究[J].化学通报,2023,第4期
-
农雅琴1,刘晓晨1,高梅菲1,徐浩1,潘小芳1,米文静1,霍丽妮1,贾智若1,陈睿1,2(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活性环肽研究进展和趋势分析[J].化学通报,2023,第4期
-
乌志明(青海民族大学青藏高原资源化学与生态环境保护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柳大纲的广博与执著[J].化学通报,2023,第4期
-
曹小欧,海仁沙·麦麦提依力,严鹏,艾力江·吐尔地,阿不都卡德尔·阿不都克尤木(喀什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特色药食用植物资源化学自治区重点实验室).Cr掺杂镓铟酸锌长余辉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生物传感应用[J].化学通报,2023,第4期
-
卢博1,陈芳圆1,2,任淑慧1,万屏南1,李靖聪1,欧阳雯婷1,林艳1,崔汉峰1(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西省医药学校中医药系).二茂铁基三烯酮类姜黄素类似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J].化学通报,2023,第4期
-
景云荣1,2,3,陈阳1,马秋菊1,刘文丽2,周微2(牡丹江师范学院;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新型紫杉烷类衍生物的制备及生物活性评价[J].化学通报,2023,第4期
-
赵楠,王楠,张春楠(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去氢吴茱萸碱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23,第3期
-
唐波(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高性能石墨烯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J].化学通报,2023,第3期
-
翟虹,刘金成,甄华如,李春萍,白杰,徐广然(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内蒙古工业催化重点实验室).Ce改性碳纳米管负载过渡金属磷化物用于电化学水分解[J].化学通报,2023,第3期
-
徐雪,赵晓静,王芳,徐梓涵,郭海梦,袁雨欣,李干鹏(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医药学院民族药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民族药内生菌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芹菜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J].化学通报,2023,第3期
-
张文龙1,2,胡颖媛1,2,裴科1,2,任蕾1,杨斌盛3(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碱与中心蛋白的结合及其对蛋白聚集性质的影响[J].化学通报,2023,第3期
-
谷世豪,徐仁乐,陈劲宇,李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环境响应性微胶囊及其在农业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23,第3期
-
李潇,解瑞俊,杨德志,盛宏甲,韩利民,竺宁(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CO2资源化利用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CO2捕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还原剂存在下CO2作为碳源合成苯并噻唑反应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23,第3期
-
郭国哲(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陇东生物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分子间自由基正离子反应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23,第3期
-
谭画元1,张广龙1,吉礼涛1,王钦1,卢奕朵1,欧阳贵平1,王贞超1,2,3,李洙锐1,2(贵州大学药学院;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合成药物工程实验室).二氢吲哚-2,3-二酮衍生物抑菌活性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23,第3期
-
王放放1,于琳竹2,李琦2,赵光金1,蒋昊轩2,杨鹏威2,杜铭哲2,马双忱2(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双碳”背景下燃煤电厂制氨与氨利用进展[J].化学通报,2023,第3期
-
严文俊,高瑾瑜,张雄志,赵智勇(武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偶氮苯修饰DNA的组装行为及主客体作用介导的形貌调控[J].化学通报,2023,第3期
-
密士珍(临沂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取代基效应的理论研究[J].化学通报,2023,第3期
-
徐涛1,秦越1,单伟1,贾辰阳2,朱加良1,邓志光1,李卓玥1,刘丹会1(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时代的化合物毒性预测[J].化学通报,2023,第3期
-
达璇,袁振东(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铪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发现:技术进步和思想发展的共同结晶[J].化学通报,2023,第3期
-
王晓萱1,张藜2(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吴学周的个体选择与时代际遇[J].化学通报,2023,第3期
-
缪金伟(东营职业学院生物与生态工程学院).基于G-四链体的生物传感器在食品污染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23,第3期
-
王知,张诗洋,蔡铭威,卢小闯,刘屹东,闵永刚(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膜在气体分离中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