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春艳1,2,高柏2,3,郭亚丹2,3,刘媛媛2,马文洁1,姚高扬2(核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东华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鄱阳湖区域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特征与风险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皮天星1,2,蔡磊明2,蒋金花2,赵学平2,王彦华2,吴声敢2,苏连水2,汤涛2(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部农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新型阻燃剂TCPP对斑马鱼的毒性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姚文君1,2,薛文平1,国文1,徐恒振2,林忠胜2,姚子伟2,马新东2(大连工业大学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环渤海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及底栖生物中PBDEs的赋存特征及富集行为[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黄亮1,2,张经3,吴莹3(九江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省生态化工工程技术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流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程璜鑫1,余葱葱2,赵委托3,郭莉2,古晓雯4,黄庭2,程胜高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环境学院;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环境工程与评价中心;墨尔本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东莞市某地区地表水中重金属健康风险不确定性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吴红松(菏泽学院生命科学系).DEHP暴露对鲤鱼肾脑生物标志物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孙显1,2,杨宇峰1,2(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防治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富硒藻类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郭晓宇1,李茹枫2,冯成洪1,2(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蚬在我国沉积物毒性评价与鉴定中的应用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廖伟1,2,安继斌3,聂湘平1,安太成3(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态系;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三氯生光降解动力学过程及其光降解产物生物毒性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赵砚彬,胡建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孕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生态毒理效应:进展与展望[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方章顺1,姚志峰2,王婷2,林志芬2,左胜鹏1(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典型抗生素与群体感应抑制剂对费氏弧菌的三元慢性联合毒性[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秦晓雷1,章涛2,孙红文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室内和室外灰尘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布和健康风险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韩倩1,2,张丽娟1,胡国成1,于云江1,甘炼3,崔科3,黄楚珊1(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十溴二苯乙烷对草鱼幼鱼肝脏和肌肉组织氧化应激效应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李晓静1,于玉玲1,马莉1,曾祥英2,余应新1,张晓岚1(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太湖胥口湾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浓度水平及生态风险[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朱青青1,2,刘国瑞1,2,张宪1,2,董姝君1,2,高丽荣1,2,郑明辉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大气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采样技术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王传飞1,2,龚平1,2,王小萍1,2,姚檀栋1,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西藏农田土和农作物中多氯联苯的分布、环境行为和健康风险评估[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吴宇澄1,2,林先贵1,2,朱清禾1,2,曾军1,2,丁庆旻1,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香港浸会大学土壤与环境联合开放实验室).冶炼企业周边农田土壤的多环芳烃污染及其细菌群落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熊冠男1,张云惠1,段永红2,蔡传洋1,王歆1,李静雅1,陶澍1,刘文新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晋中焦化基地多环芳烃排放对周边大田卷心菜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许静1,钱汪洋1,孔德洋1,由宗政1,2(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塑料企业周边水体中多溴联苯醚的污染特征[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张荣驰,郝晓洁,张文超,刘品威,马静,尚羽,吴明红,吕森林(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云南宣威肺癌高发区C1煤燃烧排放颗粒物中PAHs的组成特征及健康风险[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张俊桦1,2,祝玉杰1,3,陈来国1,冯倩华1,高博1,叶芝祥3,贺德春1,丁紫荣1(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城市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全氟化合物[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王春蕾1,2,刘路1,2,马腾1,2,陈柳竹1,2,蔡鹤生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胡敏酸、富里酸对土壤-地下水系统中BDE-47迁移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刘洁,赵中华,李晓东,陈彤,陆胜勇,严建华,岑可法(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两种改性剂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协同热脱附影响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马儒林1,2,3,张舜1,2,李蓓1,2,杨露1,2,张潇1,2,汪超1,2,李佩1,2,夏涛1,2,王爱国1,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环境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湖北省环境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在PBDE-47致大鼠海马损伤中的作用[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肖静1,毛伟明1,丁慧1,丁晴1,鹂璐1,齐聪1,徐仙2,刘梦1,包怡宁1(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卫生与环境毒理学教研室;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内质网应激在PFOS致大鼠肝损伤中的作用[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杨天伟1,2,张霁1,3,刘鸿高2,王元忠1,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省省级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云南野生牛肝菌中砷元素含量测定及食用安全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吴春来1,2,王涛1,张士苹1,樊静1(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洛阳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与化学学院).顺序注射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对苯二酚[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程燕1,谭丽超1,卜元卿1,葛春男2,周军英1,单正军1(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毒死蜱和吡虫啉对意大利工蜂(Apis mellifera L.)的慢性经口毒性[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吴家兵1,2,杨永坚1,王先良2,3,叶丹3,杨文静3,钱岩2,吕占禄2,郭辰2,梁豹1,2,赵淑莉4(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铅对人Bel-7402肝癌细胞毒性及EGFP基因DNA甲基化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 郭明1,陈平2,都秀波1,刘琼1(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南阳理工学院).硒蛋白R抑制铜离子介导的Aβ42聚集和细胞毒性[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